《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五 起強圉赤奮若正月,盡著雍攝提格十二月,凡二年



鄭雍落資政殿學士,安燾落觀文殿學士,差遣如故,用蹇序辰之言也。

壬寅,以曾布知樞密院事,許將為中書侍郎,蔡卞為尚書左丞,吏部尚書黃履為尚書右丞,翰林學士林希同知樞密院事。

章惇之初拜相也,曾布在翰林,草惇制詞,極其稱美,望惇用為同省執政;惇忌之,止拜同知樞密院。故事,樞密日得獨對。惇疑布,更引林希同知樞密院,使察之。希尋為布所誘,亦背惇。布與惇益不合,卒傾惇,居其位。

癸卯,大雨雹,自辰至申。

甲辰,詔:“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蘇軾,責授瓊州別駕,移送昌化軍安置;賀州安置范祖禹,移送賓州;英州安置劉安世,移送高州。”昌化,故儋耳地。軾初至,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為樂,若將終身焉。

三月,辛酉,遼以燕國王延禧生子,遷妃父之官,仍賜官屬錢。

壬戌,夏人犯麟州神堂堡,出兵討之。進築胡山砦。

癸亥,賜禮部奏名進士新淦何昌言等及諸科及第、出身共六百九人。

是日,未啟封,讀程文至第四人,才讀數百字,曾布、蔡卞俱云:“文字顯不如第三,恐不須讀。”啟封,乃章惇之子持也。至第五人,帝宣諭曰:“對策言先朝法度當損益,恐無可降之理。使先帝在位至今,亦當隨宜損益。”承旨蔡京進曰:“先帝則當損益,陛下方紹述先志,不當損益。”布曰:“恐無此理。”帝顧卞曰:“如何?”卞曰:“不知欲何如損益?”京曰:“但言事當損益者,不可不損益。”布曰:“如此乃是。”卞亦默然。帝曰:“更不須降。”然卒降為第七。及啟封,則李元膺,乃察之子也。

後五日,布同林希言:“前侍集英,放進士,因言及損益先朝法度事,未敢極陳。時變有所不同,人情有所不便,豈得不損益!如此,則是膠柱而鼓瑟也。況即今行保甲,如先朝團教事,皆未敢行。三省行八路差官法,累經修改,未如舊法。凡此之類,豈非損益?”帝曰:“但不失大意可矣。”布曰:“今在朝之人,設此網罟以為中傷羅織之術,凡有人言及政事,便以為非毀先朝,因此斥逐者不一,願陛下更加審察。”希所陳略如布指,帝頗欣納。布又言:“第二人方天若程文中,言元祐大臣當一切誅殺,子弟當禁錮,資產當籍沒,此奸人附會之言,不足取。”帝曰:“只是敢言。”布曰:“此有所憑恃,非敢言也。天若乃蔡京門客,故為此言。”帝頷之。天若,興化人也。

丁卯,詔瀘南安撫司、南平軍毋擅誘楊光榮獻納播州疆土。

庚午,夏人大至葭蘆城下,知石州張構等擊走之。

甲戌,幸金明池。

丙子,克胡山新砦成,賜名平羌砦。

辛巳,西上閤門使折克行破夏人於長波川,斬首二千餘級,獲牛馬倍之。

壬午,中書舍人、同修國史蹇序辰言:“前日追正司馬光等罪惡,實狀具明,乞選官將奸臣所言所行事狀,並取會編類,人為一本,分置三省、樞密院,以示天下後世之大戒。”從之。章惇、蔡卞請命序辰及直學士院徐鐸主其事。由是搢紳之禍,無一得脫者。

是春,高麗王昱殂。

夏,四月,乙未,以校書郎陳瓘通判滄州。

曾布、林希言瓘登高科,不宜補外,帝曰:“章惇亦云瓘當作館閣。但議論乖僻,故止。”布曰:“瓘不見其乖僻,但議論詆訾蔡卞爾,它無所聞。”希曰:“瓘嘗為越州簽判,與下論事不合,遂拂衣去。然人材實不可得。”布曰:“主張士類,正在陛下,願少留聖意。”帝欣然納之。初,瓘為太常博士,時薛昂、林自乞毀《資治通鑑》;瓘因策士,題引神宗所制序文以問,二人議沮,遂得不毀。

熙河築金城關。

丁酉,進編臣僚章疏一百四十三帙。

己亥,舒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呂大防卒。大防赴循,至虔州信豐而病,語其子景山曰:“吾不復南矣。吾死,汝歸,呂氏尚有遺種。”遂卒,年七十一。其兄大忠請歸葬,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