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五十 起著雍困敦四月,盡屠維赤奮若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是日,參知政事宋庠加檢校太傅,充樞密使。壬戌,以樞密副使龐籍參知政事。

六月,戊辰朔,詔近臣舉文武材堪將帥者。

癸酉,河決澶州商胡埽。

庚辰,準布獻馬駝二萬於遼。

壬午,太子太師致仕徐國公張耆卒,贈太師兼侍中,謚榮僖。耆為人重密有智數,太后預政,寵遇最厚,安佚富盛,逾四十年;所歷藩鎮,人若其擾。

癸已,參知政事明鎬疽發背,帝親臨視。甲午,卒,贈禮部尚書,諡文烈。鎬端挺寡言,所至安靜有體,而遇事能斷,為世所推重。

乙未,詔:“館閣官須親民一任,方許入省府及轉運、提點刑獄差遣。”

丙申,司空致仕章得象卒。故事,致仕官乘輿不臨奠,帝特往奠之。贈太尉兼侍中,諡文憲。

民間盜鑄者眾,錢文大亂,物價翔涌,公私患之。於是河東都轉運使張奎奏:“晉、澤、石三州及威勝軍日鑄小鐵錢,獨留用河東。”鐵錢既行,而盜鑄者獲利十之六,錢輕貨重,言者皆以為不便。知并州鄭戩請河東鐵錢且以二當銅錢一,行一年,以三當一或以五當一;罷官爐日鑄,但行舊錢。知澤州李昭遘亦言:“河東民燒石炭,家有橐冶之具,盜鑄者莫可詰。而契丹亦能鑄鐵錢,以易並邊銅錢而去,所害尤大。”

是月,翰林學士張方平、宋祁、御史中丞楊察與三司使葉清臣先上陝西錢議,請以小鐵錢三當銅錢一,既而又請河東小鐵錢亦如之,且罷官所置爐,朝廷皆施用其言。自是奸人稍無利,猶未能絕濫錢也。其後詔商州罷鑄清黃銅錢,又令陝西大銅錢、大鐵錢皆一當二,盜鑄乃止。然令數變,兵民耗於資用,類多咨怨,久之始定。

秋,七月,戊戌,以河北水,令州縣募饑民為軍。

甲寅,遼錄囚,減雜犯死罪。

八月,丁丑,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楊察、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張昪並落職,察知信州,昪知瀛州。察為御史中丞,論事無所避。會詔舉御史,建言:“台屬供奉殿中,巡糾不法,必得通古今治亂良直之臣。今舉格太密,坐細故諧置不取,恐英偉之士或有所遺。”何郯以論事不得實,中書問狀,察又言:“御史,故事許風聞,今以疑似之間,遽被詰問,臣恐台諫官畏罪緘默,非所以廣言路也。”察數以言事忤宰相陳執中,故坐與昪俱黜。

其後監察御史建陽陳旭數言昪宜在朝廷,帝曰:“吾非不知昪賢,然言詞不擇輕重。”旭請其事,帝曰:“頃論張堯佐事,雲‘陛下勤身克己,欲致太平,奈何以一婦人壞之!’”旭曰:“此乃忠直之言,人臣所難也。”帝曰:“昪又論楊懷敏云:“懷敏苟得志,所為不減劉季述。’何至於此?”旭曰:“昪志在去惡,言之不激,則聖意不回,亦不可深罪也。”

知陝州吳育上言:“近傳三司判官楊儀下獄,自御史台移劾都亭驛,械縛過市,萬目驚駭。及聞案具,乃止坐請求常事,非有枉法贓賄。又傳所斷罪名,法不至此,而出朝廷特旨,恐非恩歸主上、法在有司之意也。且儀身預朝行,職居館閣,任事省府,使有大罪,雖加誅斬,自有憲章。苟不然者,一旦至此,使士大夫不勝其辱,下民輕視其上,非所以養廉恥、示敦厚也。儀罪未斷,臣不敢言。今事已往,且無救解之嫌,止祈聖神此後詳審庶事,毋輕置詔獄。具案之上,自非情涉巨蠹,且從有司論讞,不必法外重行。如此,足以安人心,靜風俗,養廉恥,召和平,天下之幸也。”

丙戌,遼復南京貧戶租稅。戊子,遼以殿前都點檢耶律義先為行軍都部署,以中順軍節度使夏行美副之,伐富努里。

己丑,以河北、京東、西水災,罷秋宴。

甲午,御邇英閣,讀《政要》。

是月,殿中侍御中何郯言:“臣昨於六月內贈具奏論,今歲災異,為害甚大,陳執中首居相位,實任其責,因舉漢時以災異冊免三公故事,乞因執中求退,從而罷免,以答天意,未蒙施行。今霖雨連晝夜不止,百姓憂愁,豈非大臣專恣,務為壅蔽,陰盛侵陽所致?況執中所舉事,多不副天下人心,怨咨盈耳。如向傳式不才,累被人言,不可任以要劇,而執中以私恩用傳式至三司副使。呂昌齡曲事執中,執中寵嬖之,兄弟至為三司判官。此皆聖意所明知,所以傳式、昌齡並罷要職;而執中則釋而不問,竊所未安。兼風聞執中以舊識寬減前京東轉運使張鑄,不案告孔宜溫謀反人狀罪犯,及以私憤降開封府界提點李肅之差遣,挾情高下,豈是至公?其它專權恣縱,不可盡數。伏望罷免執中,以慰天下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