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下冊恨水東逝)》第一百二十五回 黑番僧作祟遭天譴 曠師爺王府薦秀才


張熙只好又繞了幾個彎,這才打聽到了邊門。這裡正有許多挑著擔子,推著小車的人,像是在向王府里送東西。一個太監扯著公鴨嗓子在叫著:“都快著點,王爺就要下值了。喂,你把豬往哪幾趕,不知道那是廚房嗎?死心眼的。哎哎哎,那水是叫你喝的嗎?告訴你,這是從玉泉山上拉來的……”張熙等了好大半天,才看出一點空兒來,便上前陪著小心說:“這位公公,我要見府上的曠師爺。”
“你是從哪裡來的?”
“喔,我是從湖南來的,曠師爺是我老師的親戚。”
那太監一看就明白了,這又是一個想來打秋風的。便待理不理他說:“在一邊候著吧。”
張熙沒法了,只好坐在門邊的上馬石上。眼見得這裡忙前忙後的,卻沒有一人和他說句話。那太監更是像防賊似地,不住的用眼睛看他。不由得他心中又憤又悶,便隨口吟道:
當時只應掉頭轉,
回過頭來路遙遠。
何似仁王高閣上,
倚欄閒唱望江南。
身旁突然有人說道:“好雅興啊!竟在我的門前吟詩。你是什麼人哪?”
張熙抬頭一看,問者原來是位二十來歲的青年公子,便說道:“學生投親不遇,在此閒坐。信口吟得一首,倒見笑於公子了。”
門口的太監連忙喝道:“別胡說!這位就是三王爺。三爺,他說他是湖南人,到這裡找府上曠師爺的……”
曠師爺就在這位三爺的身後,他走過來上下打量了張熙半天,說:“我就是曠某,但與你卻不認識呀?”
張熙忙叩下頭去說:“小子張熙,乃是曾靜老師的弟子。如今走投無路,只好來到曠老師這裡求助。”
曠某聽他說得老實,不禁笑了:“喔,原來是曾靜的學生。”回頭對弘時說,“三爺,曾靜和我,都是東海夫子呂留良的門生。”
弘時笑著說:“既然如此,那他也就是你的門生了。潦倒異鄉望門投止而不遇,難怪他要在這裡發牢騷了。請跟我們進去吧,先用些飯,完了再過來見我。”說完一甩手就走進去了。
曠士臣就住在王府正院廂房內,張熙跟著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迷迷糊糊地就進了屋子裡,張熙按學生之禮拜了這位曠老師。曠士臣說:“你的事,曾靜早就和我通過信了。你好大的膽子啊,把河南鬧了個底兒朝天!如今四下里全在搜捕你,你竟然敢鑽到我這裡來。”
張熙說:“曠老師,我不敢連累你,你把我送官也可,給我點兒盤纏我自己走也可。”
曠士臣笑笑說:“好,真不愧是曾靜的弟子!我可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小人。有道是‘燈下黑’,你既然來到這裡。就什麼也不用怕了。不過,你的老師卻說,要你速速回去哪!”說著遞過一封信來。
張熙接過一看,果然是老師的筆跡。他恭敬地站著看了,又還給曠士臣說:“既然家師見召,敢請曠老師秋風些許,我這就登程……”
就在這時,只聽院子裡有人喊道:“王爺請曠師爺和客人去談話。”
曠士臣交代一聲:“王爺脾性很和順的,他想知道一些外面的情形。你到了裡面,知道什麼就只管說,在他這裡是不會獲罪的。”
弘時見張熙走了進來,便微笑著說:“你隨便一些,不要拘束。我有很長時間,不出去走動了,早就想找個人來聊聊。你來得正好,坐下來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