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席固,字子堅,其先安定人也。高祖衡,因後秦之亂,寓居於襄陽。仕晉,為建威將軍,遂為襄陽著姓。固少有遠志,內明敏而外質樸。梁大同中,為齊興郡守。屬侯景渡江,梁室大亂,固久居郡職,士多附之,遂有親兵千餘人。

梁元帝嗣位江陵,遷興州刺史。於是軍民慕從者,至五千餘人。固遂欲自據一州,以觀時變。後懼王師進討,方圖內屬。密謂其腹心曰:"今梁氏失政,揚都覆沒,湘東不能復仇雪恥,而骨肉相殘。宇文丞相創啟霸基,招攜以禮。吾欲決意歸之,與卿等共圖富貴。"左右聞固言,未有應者。固更諭以禍福,諸人然後同之。

魏大統十六年,以地來附。是時太祖方欲南取江陵,西定蜀、漢,聞固之至,甚禮遇之。乃遣使就拜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侍中、豐州刺史,封新豐縣公,邑二千戶。後轉湖州刺史。固以未經朝謁,遂蒙榮授,心不自安,啟求入覲。太祖許之。及固至,太祖與之歡宴,賞賜甚厚。進爵靜安郡公,增邑並前三千三百戶。尋拜昌歸憲三州諸軍事、昌州刺史。固居家孝友,為州里所稱,蒞官之處,頗有聲績。保定四年,卒於州,時年六十一。贈大將軍、襄唐豐郢復五州刺史,謚曰肅。仍敕襄州賜其墓田。子世雅嗣。

世雅字彥文。性方正,少以孝聞。初以固功,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除贊城郡守。累遷開府儀同三司、順直二州刺史。大象末,位至大將軍。世雅弟世英,亦以固功授儀同三司。後至上開府儀同大將軍。

任果,字靜鸞,南安人也。世為方隅豪族,仕於江左。祖安東,梁益州別駕、新巴郡守、閬中伯。父褒,龍驤將軍、新巴南安廣漢三郡守、沙州刺史、新巴縣公。

果性勇決,志在立功。魏廢帝元年,率所部來附。太祖嘉其遠至,待以優禮。果因面陳取蜀之策,太祖深納之。乃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散騎常侍、沙州刺史、南安縣公,邑一千戶。

及尉遲迥伐蜀,果時在京師,乃遣其弟岱及子悛從軍。太祖以益州未下,復令果乘傳歸南安,率鄉兵二千人,從迥征。尋進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蕭紀遣趙拔扈等率眾三萬來援成都,果從大軍擊破之。及成都平,除始州刺史。在任未久,果請入朝,太祖許之。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節,乃進爵安樂郡公,賜以鐵券,聽世相傳襲。並賜路車、駟馬及儀衛等以光寵之。尋為刺客所害,時年五十六。

史臣曰:古人稱仁義豈有常,蹈之則為君子,背之則為小人,信矣。泉企長自山谷,素無月旦之譽,而臨難慷慨,有人臣之節,豈非蹈仁義歟。元禮、仲遵聿遵其志,卒成功業,庶乎克負荷矣。李遷哲、楊乾運、席固之徒,屬方隅擾攘,鹹翻然而委質,遂享爵位,以保終始。觀遷哲之對太祖,有尚義之辭;乾運受任武陵,乖事人之道。若乃校長短,比優劣,故不可同年而語矣。陽雄任兼文武,聲著中外,抑亦志能之士乎。

《周書》 唐·令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