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六十六 起上章執徐,盡強圉大淵獻,凡八年



十二月,南詔寇西川。

昭義節度使沈詢奴歸秦,與詢侍婢通,詢欲殺之,未果。乙酉,歸秦結牙將作亂,攻府第,殺詢。

鹹通五年甲申,公元八六四年

春,正月,以京兆尹李蠙為昭義節度使,取歸秦心肝以祭沈詢。

淮南節度使令狐綯為其子滈訟冤。貶張雲興元少尹,劉蛻華陰令,赦曰:"雖嘉蹇諤之忠,難逃疏易之責。"

丙午,西川奏,南詔寇巂州,刺史喻士珍破之,獲千餘人。詔發右神策兵五千及諸道兵戍之。忠武大將顏慶復請築新安、遏戎二城,從之。

以容管經略使張茵兼句當交州事。益海門鎮兵滿二萬五千人,令茵進取安南。

二月,己巳,以刑部尚書、鹽鐵轉運使李福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

甲申,前西川節度使蕭鄴左遷山南西道觀察使。

三月,丁酉,彗星出於婁,長三尺。己亥,司天監奏:"按《星經》,是名含譽,瑞星也。"上主大喜。請宣示中外,編諸史策。"從之。

康承訓至邕州,蠻寇益熾,詔發許、滑、青、汴、兗、鄆、宣、潤八道兵以授之。承訓不設斥候,南詔帥群蠻近六萬寇邕州,將入境,承訓乃遣六道兵凡萬人拒之,以獠為導,紿之。敵至,不設備,五道兵八千人皆沒,惟天平軍後一日至,得免。承訓聞之,惶怖不知所為。節度副使李行素帥眾治壕柵,甫畢,蠻軍已合圍。留四日,治攻具,將就,諸將請夜分道斫蠻營,承訓不許,有天平小校再三力爭,乃許之。小校將勇士三百,夜,縋而出,散燒蠻營,斬首五百餘級。蠻大驚,間一日,解圍去。承訓乃遣諸軍數千追之,所殺虜不滿三百級,皆溪獠脅從者。承訓騰奏告捷,雲大破蠻賊,中外皆賀。

夏,四月,以兵部侍郎、判戶部蕭置同平章事。置,復之孫也。

加康承訓檢校右僕射,賞破蠻之功也。自餘奏功受賞者,皆承訓子弟親昵,燒營將校不遷一級,由是軍中怨怒,聲流道路。

五月,敕:"徐州土風雄勁,甲士精強,比因罷節,頗多逃匿,宜令徐泗團練使選募軍士三千人赴邕州防戍,待嶺外事寧,即與代歸。"

秋,七月,西川奏兩林鬼主邀南詔蠻,敗之,殺獲甚眾。保塞城使杜守連不從南詔,帥眾詣黎州降。

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具知康承訓所為,以書白宰相。承訓亦自疑懼,累表辭疾,乃以承訓為右武衛大將軍、分司,以容管經略使張茵為嶺南西道節度使,復以容管四州別為經略使。時南詔知邕州空竭,不復入寇,茵久之不敢進軍取安南。夏侯孜薦驍衛將軍高駢代之,乃以駢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招討使,茵所將兵悉以授之。駢,崇文之孫也,世在禁軍。駢頗讀書,好談今古,兩軍宦官多譽之,累廷右神策都虞候;党項叛,將禁兵萬人戍長武,屢有功,遷秦州防禦使,復有功,故委以安南。

冬,十一月,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侯孜同平章事,充河東節度使。

壬寅,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路岩同平章事,時年三十六。

鹹通六年乙酉,公元八六五年

春,正月,丁已,始以懿安皇后配饗憲宗室。時王皞復為禮院檢討官,更申前議,朝廷竟從之。

諸道進私白者,閩中為多,故宦官多閩人。福建觀察使杜宣猷每寒食遣吏分祭其先壠,宦官德之,庚申,以宣猷為宣歙觀察使,時人謂之"敕使墓戶"。

三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蕭置薨。

夏,四月,以前東川節度使高璩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璩,元裕之子也。

楊收建議,以"蠻寇積年未平,兩河兵戍嶺南冒瘴霧物故者什六七,請於江西積粟,募強弩三萬人,以應接嶺南,道近便,仍建節以重其權。"從之。五月,辛丑,置鎮南軍於洪州。

巂州刺史喻士珍貪獪,掠兩林蠻以易金。南詔復寇巂州,兩林蠻開門納之,南詔盡殺戍卒,士珍降之。

壬寅,以桂管觀察使嚴譔為鎮南節度使。譔,震之從孫也

六月,高璩薨。

以御史大夫徐商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秋,七月,立皇子侃為郢王,儼為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