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陳紀一 起強圉赤奮若,盡屠維單閼,凡三年



齊顯祖將如晉陽,乃盡誅諸元,或祖父為王,或身嘗貴顯,皆斬於東市,其嬰兒投於空中,承之以槊。前後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棄屍漳水,剖魚者往往得人爪甲,鄴下為之久不食魚。使元黃頭與諸囚自金鳳台各乘紙鴟以飛,黃頭獨能至紫陌乃墮,仍付御史中丞畢義雲餓殺之。唯開府儀同三司元蠻、祠部郎中元文遙等數家獲免。蠻,繼之子,常山王演之妃父;文遙,遵之五世孫也。定襄令元景安,虔之玄孫也,欲請改姓高氏,其從兄景皓曰:"安有棄其本宗而從人之姓者乎!丈夫寧可玉碎,何能瓦全!"景安以其言白帝,帝收景皓,誅之,賜景安姓高氏。

八月,甲申,葬武皇帝於萬安陵,廟號高祖。

戊戌,齊封皇子紹義為廣陽王;以尚書右僕射河間王孝琬為左僕射,都官尚書崔昂為右僕射。

周御正中大夫崔猷建議,以為:"聖人沿革,因時制宜。今天子稱王,不足以威天下,請遵秦、漢舊制稱皇帝,建年號。"己亥,周王始稱皇帝,追遵文王曰文皇帝,改元武成。

癸卯,齊詔:"民間或有父祖冒姓元氏,或假託攜養者,不問世數遠近,悉聽改複本姓。"

初,高祖追謚兄道譚為始興昭烈王,以其次子頊襲封。及世祖即位,頊在長安未還,上以本宗乏享,戊戌,詔徙封頊為安成王,皇子伯茂為始興王。

初,周太祖平蜀,以其形勝之地,不欲使宿將居之,問諸子:"誰可往者?"皆不對。少子安成公憲請行,太祖以其幼,不許。壬子,周人以憲為益州總管,時年十六,善於撫綏,留心政術,蜀人悅之。九月,乙卯,以大將軍天水公廣為梁州總管。廣,導之子也。

辛酉,立皇子伯宗為太子。

己巳,齊齊如晉陽。

辛未,周主封其弟輔成公邕為魯公,安成公憲為齊公,純為陳公,盛為越公,達為代公,通為冀公,逌為滕公。

乙亥,立太子母吳興沈妃為皇后。

周少保懷寧莊公蔡祐卒。

齊顯祖嗜酒成疾,不復能食,自知不能久,謂李後曰:"人生必有死,何足致惜!但憐正道尚幼,人將奪之耳!"又謂常山王演曰:"奪則任汝,慎勿殺也!"尚書令開封王楊愔、領軍大將軍平秦王歸彥、侍中廣漢燕子獻、黃門侍郎鄭頤皆受遺詔輔政。冬,十月,甲午,殂。癸卯,發喪,群臣號哭,無下泣者,唯楊愔涕泗嗚咽。太子殷即位,大赦。庚戌,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皇后為皇太后;詔諸土木金鐵雜匠一切停罷。

王琳聞高祖殂,乃以少府卿吳郡孫瑒為郢州刺史,總留任,奉梁永嘉王莊出屯濡須口,齊揚州道行台慕容儼帥眾臨江,為之聲援。十一月,乙卯,琳寇大雷,詔侯瑱、侯安都及儀同徐度將兵御之。安州刺史吳明徹夜襲湓城,琳遣巴陵太守任忠擊明徹,大破之,明徹僅以身免。琳因引兵東下。

齊以右丞相斛律金為左丞相,常山王演為太傅,長廣王湛為太尉,段韶為司徒,平原王淹為司空,高陽王湜為尚書左僕射,河間王孝琬為司州牧,侍中燕子獻為右僕射。

辛未,齊顯祖之喪至鄴。

十二月,戊戌,齊徙上黨王紹仁為漁陽王,廣陽王紹義為范陽王,長樂王紹廣為隴西王。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