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三十 起閼逢閹茂,盡重光大荒落,凡八年



太常博士王璵上疏請立青帝壇以迎春;從之。冬,十月,辛丑,制自今立春親迎春於東郊。

時上頗好祀神鬼,故璵專習祠祭之禮以乾時。上悅之,以為侍御史,領祠祭使。璵祈禱或焚紙錢,類巫覡,習禮者羞之。壬申,上幸驪山溫泉。乙酉,還宮。

己丑,開府儀同三司廣平文貞公宋璟薨。

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贈謚貞順皇后。

是歲,命將作大匠康愆素之東都毀明堂。愆素上言:"毀之勞人,請去上層,卑於舊九十五尺,仍舊為乾元殿。"從之。

初令庸調租資課皆以土物輸京都。

開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七三八年

春,正月,乙亥,以牛仙客為侍中。

丁丑,上迎氣於滻水之東。

制邊地長徵兵,召募向足,自今鎮兵勿復遣,在彼者縱還。

令天下州、縣、里別置學。

壬辰,以李林甫領隴右節度副大使,以鄯州都督杜希望知留後。

二月,乙卯,以牛仙客兼河東節度副大使。

己未,葬貞順皇后於敬陵。

壬戌,敕河曲六州胡坐康待賓散隸諸州者,聽還故土,於鹽、夏之間,置宥州以處之。

三月,吐蕃寇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破之。鄯州都督、知隴右留後杜希望攻吐蕃新城,拔之,以其地為威戎軍,置兵一千戍之。

夏,五月,乙酉,李林甫兼河西節度使。

丙申,以崔希逸為河南尹。希逸自念失信於吐蕃,內懷愧恨,未幾而卒。

太子瑛既死,李林甫數勸上立壽王瑁。上以忠王璵年長,且仁孝恭謹,又好學,意欲立之,猶豫歲餘不決。自念春秋浸高,三子同日誅死,繼嗣未定,常忽忽不樂,寢膳為之減。高力士乘間請其故,上曰:"汝,我家老奴,豈不能揣我意!"力士曰:"得非以郎君未定邪?"上曰:"然。"對曰:"大家何必如此虛勞聖心,但推長而立,誰敢復爭!"上曰:"汝言是也!汝言是也!"由是遂定。六月,庚子,立璵為太子。

辛丑,以岐州刺史蕭炅為河西節度使總留後事,鄯州都督杜希望為隴右節度使,太僕卿王昱為劍南節度使,分道經略吐蕃,仍毀所立赤嶺碑。

突騎施可汗功祿,素廉儉,每攻戰所得,輒與諸部分之,不留私蓄,由是眾樂為用。既尚唐公主,又潛通突厥及吐蕃,突厥、吐蕃各以女妻之。蘇祿以三國女為可敦,又立數子為葉護,用度浸廣,由是攻戰所得,不復更分。晚年病風,一手攣縮,諸部離心。酋長莫賀達乾、都摩度兩部最強,其部落又分為黃姓、黑姓,互相乖阻,於是莫賀達乾勒兵夜襲蘇祿,殺之。都摩度初與莫賀達乾連謀,既而復與之異,立蘇祿之子骨啜為吐火仙可汗,以收其餘眾,與莫賀達乾相攻。莫賀達乾遣使告磧西節度使蓋嘉運,上命嘉運招集突騎施、拔汗那以西諸國;吐火仙與都摩度據碎葉城,黑姓可汗爾微特勒據怛邏斯城,相與連兵以拒唐。

太子將受冊命,儀注有中嚴、外辦及絳紗袍,太子嫌與至尊同稱,表請易之。左丞相裴耀卿奏停中嚴,改外辦曰外備,改絳紗袍為朱明服。秋,七月,己巳,上御宣政殿,冊太子。故事,太子乘輅至殿門。至是,太子不就輅,自其宮步入。是日,赦天下。己卯,冊忠王妃韋氏為太子妃。

杜希望將鄯州之眾奪吐蕃河橋,築鹽泉城於河左,吐蕃發兵三萬逆戰,希望眾少,不敵,將卒皆懼。左威衛郎將王忠嗣帥所部先犯其陳,所向辟易,殺數百人,虜陳亂。希望縱兵乘之,虜遂大敗。置鎮西軍於鹽泉。忠嗣以功遷左金吾將軍。

八月,辛巳,勃海王武藝卒,子欽茂立。

九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初,儀鳳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據之,其地險要,唐屢攻之,不克。劍南節度使王昱築兩城於其側,頓軍蒲婆嶺下,運資糧以逼之。吐蕃大發兵救安戎城,昱眾大敗,死者數千人。昱脫身走,糧仗軍資皆棄之。貶昱括州刺史,再貶高要尉而死。

戊午,冊南詔蒙歸義為雲南王。

歸義之先本哀牢夷,地居姚州之西,東南接交趾,西北接吐蕃。蠻語謂王曰詔,先有六詔:曰蒙舍,曰蒙越,曰越析,曰浪穹,曰樣備,曰越澹,兵力相埒,莫能相壹;歷代因之以分其勢。蒙舍最在南,故謂之南詔。高宗時,蒙舍細奴邏初入朝。細奴邏生邏盛,邏盛生盛邏皮,盛邏皮生皮邏閣。皮邏閣浸強大,而五詔微弱;會有破渳河蠻之功,乃賂王昱,求合六詔為一。昱為之奏請,朝遷許之,仍賜名歸義。於是以兵威脅服群蠻,不從者滅之,遂擊破吐蕃,徙居大和城;其後卒為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