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二十九 起柔兆攝提格,盡昭陽作噩,凡八年



趙含章坐贓巨萬,杖於朝堂,流瀼州,道死。

秋,七月,蕭嵩奏:"自祠后土以來,屢獲豐年,宜因還京賽祠。"上從之。

敕裴光庭、蕭嵩分押左、右廂兵。

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初,上命張說與諸學士刊定五禮。說薨,蕭嵩繼之。起居舍人王仲丘請依《明慶禮》,祈谷、大雩、明堂,皆祀昊天上帝;嵩又請依上元敕,父在為母齊衰三年。皆從之。以高祖配圜丘、方丘,太宗配雩祀及神州地祇,睿宗配明堂。九月,乙巳,新禮成,上之,號曰《開元禮》。

勃海靺鞨王武藝遣其將張文休帥海賊寇登州,殺刺史韋俊,上命右領軍將軍葛福順發兵討之。

壬子,河西節度使牛仙客加六階。初,蕭嵩在河西,委軍政於仙客;仙客廉勤,善於其職。嵩屢薦之,竟代嵩為節度使。

冬,十月,壬午,上發東都;辛卯,幸潞州;辛丑,至北都;十一月,庚申,祀后土於汾陰,赦天下;十二月,辛未,還西京。

是歲,以幽州節度使兼河北採訪處置使增領衛、相、洛、貝、冀、魏、深、趙、恆、定、邢、德、博、棣、營、鄚十六州及安東都護府。

天下戶七百八十六萬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六十五。

開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七三三年

春,正月,乙巳,祔肅明皇后於太廟,毀儀坤廟。

丁巳,上幸驪山溫泉。

上遣大門藝詣幽州發兵,以討勃海王武藝;庚申,命太僕員外卿金思蘭使於新羅,發兵擊其南鄙。會大雪丈餘,山路阻隘,士卒死者過半,無功而還。武藝怨門藝不已,密遣客刺門藝於天津橋南,不死;上命河南搜捕賊黨,盡殺之。

二月,丁酉,金城公主請立碑於赤嶺以分唐與吐蕃之境;許之。

三月,乙巳,侍中裴光庭薨。太常博士孫琬議:"光庭用循資格,失勸獎之道,請謚曰克。"其子稹訟之,上賜謚忠獻。

上問蕭嵩可以代光庭者。嵩與右散騎常侍王丘善,將薦之;丘聞之,固讓於右丞韓休。嵩言休於上。甲寅,以休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休為人峭直,不乾榮利;及為相,甚允時望。始,嵩以休恬和,謂其易制,故引之。及與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漸惡之。宋璟嘆曰:"不意韓休乃能如是!"上或宮中宴樂及後苑遊獵,小有過差,輒謂左右曰:"韓休知否?"言終,諫疏已至。上嘗臨鏡默然不樂,左右曰:"韓休為相,陛下殊瘦於舊,何不逐之!"上嘆曰:"吾貌雖瘦,天下必肥。蕭嵩奏事常順指,既退,吾寢不安。韓休常力爭,既退,吾寢乃安。吾用韓休,為社稷耳,非為身也。"

有供奉侏儒名黃〈扁瓜〉,性警黠。上常憑之以行,謂之"肉幾",寵賜甚厚。一日晚入,上怪之。對曰:"臣向入宮,道逢捕盜官與臣爭道,臣掀之墜馬,故晚。"因下階叩頭。上曰:"但使外無章奏,汝亦無憂。"有頃,京兆奏其狀。上即叱出,付有司杖殺之。

閏月,癸酉,幽州道副總管郭英傑與契丹戰於都山,敗死。時節度使薛楚玉遣英傑將精騎一萬及降奚擊契丹,屯於榆關之外。可突乾引突厥之眾來合戰,奚持兩端,散走保險;唐兵不利,英傑戰死。餘眾六千餘人猶力戰不已,虜以英傑首示之,竟不降,盡為虜所殺。楚玉,訥之弟也。

夏,六月,癸亥,制:"自今選人有才業操行,委吏部臨時擢用;流外奏用不復引過門下。"雖有此制,而有司以循資格便於己,猶踵行之。是時,官自三師以下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六員,吏自佐史以上五萬七千四百一十六員,而入仕之塗甚多,不可勝紀。

秋,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九月,壬午,立皇子沔為信王,泚為義王,漼為陳王,澄為豐王,潓為恆王,漎為梁王,滔為汴王。關中久雨谷貴,上將幸東都,召京兆尹裴耀卿謀之,對曰:"關中帝業所興,當百代不易;但以地狹谷少,故乘輿時幸東都以寬之。臣聞貞觀、永徽之際,祿廩不多,歲漕關東一二十萬石,足以周贍,乘輿得以安居。今用度浸廣,運數倍於前,猶不能給,故使陛下數冒寒暑以恤西人。今若使司農租米悉輸東都,自都轉漕,稍實關中,苟關中有數年之儲,則不憂水旱矣。且吳人不習河漕,所在停留,日月既久,遂生隱盜。臣請於河口置倉,使吳船至彼即輸米而去,官自雇載分入河、洛。又於三門東西各置一倉,至者貯納,水險則止,水通則下,或開山路,車運而過,則無復留滯,省費巨萬矣。河、渭之濱,皆有漢、隋舊倉,葺之非難也。"上深然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