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六 起上章閹茂八月,盡昭陽赤奮若,凡三年有奇



右補闕辛替否上疏,以為:"自古失道破國亡家者,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臣請以陛下所目睹者言之。太宗皇帝,陛下之祖也,撥亂返正,開基立極;官不虛授,財無枉費;不多造寺觀而有福,不多度僧尼而無災,天地垂祐,風雨時若,粟帛充溢,蠻夷率服,享國久長,名高萬古。陛下何不取而法之!中宗皇帝,陛下之兄,棄祖宗之業,徇女子之意;無能而祿者數千人,無功而封者百餘家;造寺不止,費財貨者數百億,度人無窮,免租庸者數十萬,所出日滋,所入日寡;奪百姓口中之食以養貪殘,剝萬人體上之衣以塗土木,於是人怨神怒,眾叛親離,水旱並臻,公私俱罄,享國不永,禍及其身。陛下何不懲而改之!自頃以來,水旱相繼,兼以霜蝗,人無所食,未聞賑恤,而為二女造觀,用錢百餘萬緍。陛下豈可不計當今府庫之蓄積有幾,中外之經費有幾,而輕用百餘萬緡,以供無用之役乎!陛下族韋氏之家,而不去韋氏之惡,忍棄太宗之法,不忍棄中宗之政乎!且陛下與太子當韋氏用事之時,日夕憂危,切齒於群凶;今幸而除之,乃不改其所為,臣恐復有切齒於陛下者也。然則陛下又何惡於群凶而誅之!昔先帝之憐悖逆也,宗晉卿為之造第,趙履溫為之葺園,殫園財,竭人力,第成不暇居,園成不暇游,而身為戮沒。今之造觀崇侈者,必非陛下、公主之本意,殆有宗、趙之徒從而勸之,不可不察也。陛下不停斯役,臣恐人之愁怨,不減先朝之時。人人知其禍敗,而口不敢言,言則刑戮隨之。如韋月將、燕欽融之徒,先朝誅之,陛下賞之,豈非陛下知直言之有益於國乎!臣今所言,亦先朝之直也,惟陛下察之。"上雖不能從,而嘉其切直。

御史中丞和逢堯攝鴻臚卿,使於突厥,說默啜曰:"處密、堅昆聞可汗結昏於唐,皆當歸附。可汗何不襲唐冠帶,使諸胡知之,豈不美哉!"默啜許諾,明日,襆頭、衣紫衫,南向再拜,稱臣,遣其子楊我支及國相隨逢堯入朝,十一月,戊寅,至京師。逢堯以奉使功,遷戶部侍郎。

壬辰,令天下百姓二十五入軍,五十五免。

十二月,癸卯,以興昔亡可汗阿史那獻為招慰十姓使。

上召天台山道士司馬承禎,問以陰陽數術,對曰:"道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安肯勞心以學術數乎!"上曰:"理身無為則高矣,如理國何?"對曰:"國猶身也,順物自然而心無所私,則天下理矣。"上嘆曰:"廣成之言,無以過也。"承禎固請還山,上許之。

尚書左丞盧藏用指終南山謂承禎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天台!"承禎曰:"以愚觀之,此乃仕宦之疾徑耳!"藏用嘗隱終南,則天時征為左拾遺,故承禎言之。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上之上

△先天元年壬子,公元七一二年

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用諫議大夫賈曾議合祭天地。曾,言忠之子也。

戊子,幸滻東,耕籍田。

己丑,赦天下;改元太極。

乙未,上御安福門,宴突厥楊我支,以金山公主示之;既而會上傳位,婚竟不成。以左御史大夫竇懷貞、戶部尚書岑羲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二月,辛酉,廢右御史台。

蒲州刺史蕭至忠自托於太平公主,公主引為刑部尚書。華州長史蔣欽緒,其妹夫也,謂之曰:"如子之才,何憂不達!勿為非分妄求。"至忠不應。欽緒退,嘆曰:"九代卿族,一舉滅之,可哀也哉!"至忠素有雅望,嘗自公主第門出,遇宋璟,璟曰:"非所望於蕭君也。"至忠笑曰:"善乎宋生之言!"遽策馬而去。

幽州大都督薛訥鎮幽州二十餘年,吏民安之。未嘗舉兵出塞,虜亦不敢犯。與燕州刺史李璡有隙,璡毀之於劉幽求,幽求薦左羽林將軍孫佺代之。三月,丁丑,以佺為幽州大都督,徙訥為并州長史。

夏,五月,益州獠反。

戊寅,上祭北郊。

辛巳,赦天下,改元延和。

六月,丁未,右散騎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

上以節愍太子之亂,岑羲有保護之功,癸丑,以羲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