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三十八 起重光赤奮若,盡昭陽單閼六月,凡二年有奇



朝義即皇帝位,改元顯聖。密使人至范陽,敕散騎常侍張通儒等殺朝清及朝清母辛氏並不附己者數十人。其黨自相攻擊,戰城中數月,死者數千人,范陽乃定。朝義以其將柳城李懷仙為范陽尹、燕京留守。時洛陽四面數百里,州、縣皆為丘墟,而朝義所部節度使皆安祿山舊將,與思明等夷,朝義召之,多不至,略相羈縻而已,不能得其用。

李光弼上表,固求自貶;制以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領河中節度使。

術士長塞鎮將朱融與左武衛將軍竇如玢等謀奉嗣岐王珍作亂,金吾將軍邢濟告之。夏,四月,乙卯朔,廢珍為庶人,溱州安置,其黨皆伏誅。珍,業之子也。丙辰,左散騎常侍張鎬貶辰州司戶。鎬嘗買珍宅故也。

己未,以吏部侍郎裴遵慶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乙亥,青密節度使尚衡破史朝義兵,斬首五千餘級。

丁丑,兗鄆節度使能元皓破朝義兵。

壬午,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子璋驍勇,從上皇在蜀有功,東川節度使李奐奏替之,子璋舉兵,襲奐於綿州。道過遂州,刺史虢王巨蒼黃修屬郡禮迎之,子璋殺之。李奐戰敗,奔成都,子璋自稱梁王,改元黃龍,以綿州為龍安府,置百官,又陷劍州。

五月,己丑,李光弼自河中入朝。

初,李輔國與張後同謀遷上皇於西內。是日端午,山人李唐見上,上方抱幼女,謂唐曰:"朕念之,卿勿怪也。"對曰:"太上皇思見陛下,計亦如陛下之念公主也。"上泫然泣下,然畏張後,尚不敢詣西內。

癸巳,党項寇寶雞。初,史思明以其博州刺史令狐彰為滑鄭汴節度使,將數千兵戍滑台。彰密因中使楊萬定通表請降,徙屯杏園度。思明疑之,遣其將薛岌圍之。彰與岌戰,大破之,因隨萬定入朝。甲午,以彰為滑、衛等六州節度使。

戊戌,平盧節度使侯希逸擊史朝義范陽兵,破之。

乙未,西川節度使崔光遠與東川節度使李奐共攻綿州,庚子,拔之,斬段子璋。

復以李光弼為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都統河南、淮南東西、山南東、荊南、江南西、浙江東西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

六月,甲寅,青密節度使能元皓敗史朝義將李元遇。

江淮都統李峘畏失守之罪,歸咎於浙西節度使侯令儀,丙子,令儀坐除名,長流康州;加田神功開府儀同三司,徙徐州刺史;征李峘、鄧景山還京師。

戊寅,党項寇好畤。

秋,七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既,大星皆見。

以試少府監李藏用為浙西節度副使。

八月,癸丑朔,加開府儀同三司李輔國兵部尚書。乙未,輔國赴上,宰相朝臣皆送之,御廚具饌,太常設樂。輔國驕縱日甚,求為宰相。上曰:"以卿之功,何官不可為,其如朝望未允何!"輔國乃諷僕射裴冕等薦己。上密謂蕭華曰:"輔國求為宰相,若公卿表來,不得不與。"華出,問冕,曰:"初無此事,吾臂可斷,宰相不可得!"華入言之,上大悅;輔國銜之。

己巳,李光弼赴河南行營。

辛巳,以殿中監李若幽為朔方、鎮西、北庭、興平、陳鄭等節度行營及河中節度使,鎮絳州,賜名國貞。

九月,甲申,天成地平節。上於三殿置道場,以宮人為佛菩薩,北門武士為金剛神王,召大臣膜拜圍繞。

壬寅,制去尊號,但稱皇帝;去年號,但稱元年;以建子月為歲首,月皆以所建為數;因赦天下。停京兆、河南、太原、鳳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號。自今每除五品以上清望京官及郎官、御史、刺史,令舉一人自代,觀其所舉,以行殿最。

江、淮大飢,人相食。

冬,十月,江淮都統崔圓署李藏用為楚州刺史。會支度租庸使以劉展之亂,諸州用倉庫物無準,奏請徵驗。時倉猝募兵,物多散亡,征之不足,諸將往往賣產以償之。藏用恐其及己,嘗與人言,頗有悔恨。其牙將高幹挾故怨,使人詣廣陵告藏用反,先以兵襲之,藏用走,乾追斬之。崔圓遂簿責藏用將吏以驗之,將吏畏,皆附成其狀。獨孫待封堅言不反,圓命引出斬之。或謂曰:"子何不從眾以求生!"待封曰:"吾始從劉大夫,奉詔書來赴鎮,人謂吾反;李公起兵滅齊大夫,今又以李公為反。如此,誰則非反者,庸有極乎!吾寧就死,不能誣人以非罪。"遂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