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宋紀十三 柔兆敦牂,一年



劉胡逃至石城,捕得,斬之。郢州行事張沈變形為沙門,潛走,追獲,殺之。荊州行事劉道憲聞濃湖平,散兵,遣使歸罪。荊州治中宗景等勒兵入城,殺道憲,執臨海王子頊以降。孔道存知尋陽已平,遣使請降;尋聞柳世隆、劉亮當至,眾悉逃潰,道存及三子皆自殺。上以何慧文才兼將吏,使吳喜宣旨赦之。慧文曰:"既陷逆節,手害忠義,何面見天下之士!"遂自殺。安陸王子綏、臨海王子頊、邵陵王子無並賜死,劉順及餘黨在荊州者皆伏誅。詔追贈諸死節之臣,及封賞有功者各有差。

己酉,魏初立郡學,置博士、助教、生員,從中書令高允、相州刺史李訢之請也。訢,崇之子也。

上既誅晉安王子勛等,待世祖諸子猶如平日。司徒休仁還自尋陽,言於上曰:"松滋侯兄弟尚在,將來非社稷計,宜早為之所。"冬,十月,乙卯,松滋侯子房、永嘉王子仁、始安王子真、淮南王子孟、南平王子產、廬陵王子輿、子趨、子期、東平王子嗣、子悅並賜死,及鎮北咨議參軍路休之、司徒從事中郎路茂之、兗州刺史劉祗、中書舍人嚴龍皆坐誅。世祖二十八子於此盡矣。祗,義欣之子也。

劉勔圍壽陽,垣閎攻合肥,俱未下。勔患之,召諸將會議。馬隊主王廣之曰:"得將軍所乘馬,判能平合肥。"幢主皇甫肅怒曰:"廣之敢奪節下馬,可斬!"勔笑曰:"觀其意,必能立功。"即推鞍下馬與之。廣之往攻合肥,三日,克之;薛道標突圍奔淮西歸常珍奇,勔擢廣之為軍主。廣之謂肅曰:"節下若從卿言,何以平賊!卿不賞才,乃至於此!"肅有學術,及勔卒,更依廣之,廣之薦於齊世祖為東海太守。

沈靈寶自廬江引兵攻晉熙,晉熙太守閻湛之棄城走。

徐州刺史薛安都、益州刺蕭惠開、梁州刺史柳元怙、兗州刺史畢眾敬、豫章太守殷孚、汝南太守常珍奇,並遣使乞降。上以南方已平,欲示威淮北,乙亥,命鎮軍將軍張永、中領軍沈攸之將甲士五萬迎薛安都。蔡興宗曰:"安都歸順,此誠非虛,正須單使尺書。今以重兵迎之,勢必疑懼;或能招引北虜,為患方深。若以叛臣罪重,不可不誅,則向之所宥亦已多矣。況安都外據大鎮,密邇邊陲,地險兵強,攻圍難克,考之國計,尤宜馴養;如其外叛,將為朝廷旰食之憂。"上不從,謂征北司馬行南徐州事蕭道成曰:"吾今因此北討,卿意以為何如?"對曰:"安都狡猾有餘,今以兵逼之,恐非國之利。"上曰:"諸軍猛銳,何往不克!卿勿多言!"安都聞大兵北上,懼,遣使乞降於魏,常珍奇亦以懸瓠降魏,皆請兵自救。

戊寅,立皇子昱為太子。

薛安都以其子為質於魏,魏遣鎮東大將軍代人尉元、鎮東將軍魏郡孔伯恭等帥騎一萬出東道,救彭城;鎮西大將軍西河公石、都督荊、豫、南雍州諸軍事張窮奇出西道,救懸瓠。以安都為都督徐、雍等五州諸軍事、鎮南大將軍、徐州刺史、河東公;常珍奇為平南將軍、豫州刺史、河內公。

兗州刺史申纂詐降於魏,尉元受之,而陰為之備。魏帥至無鹽,纂閉門拒守。

薛安都之召魏兵也,畢眾敬不與之同,遣使來請降;上以眾敬為兗州刺史。眾敬子元賓在建康,先坐它罪誅。眾敬聞之,怒,拔刀斫柱曰:"吾皓首唯一子,不能全,安用獨生!"十一月,壬子,魏師至瑕丘,眾敬請降於魏。尉元遣部將先據其城,眾敬悔恨,數日不食。元長驅而進,十二月,己未,軍於秺。

西河公石至上蔡,常珍奇帥文武出迎。石欲頓軍汝,北即入城,中書博士鄭羲曰:"今珍奇雖來,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奪其管籥,據有府庫,制其腹心,策之全者也。"石遂策馬入城,因置酒嬉戲。羲曰:"觀珍奇之色甚不平,不可不為之力求。"乃嚴兵設備。其夕,珍奇使人燒府屋,欲為變,以石有備而止。羲,豁之曾孫也。

淮西七郡民多不願屬魏,連營南奔。魏遣建安王陸馛宣慰新附民;有陷軍為奴婢者,馛悉免之,新民乃悅。

乙丑,詔坐依附尋陽削官爵禁錮者,皆從原盪,隨才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