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二 起重光協洽,盡昭陽作噩,凡三年



呂布軍有叟兵內反,六月,戊午,引傕眾入城,放兵虜掠。布與戰城中,不勝,將數百騎以卓頭系馬鞍出走,駐馬青瑣門外,招王允同去。允曰:"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太常種拂曰:"為國大臣,不能禁暴禦侮,使白刃向宮,去將安之!"遂戰而死。傕、汜屯南宮掖門,殺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吏民死者萬餘人,狼藉滿道。

王允扶帝上宣平門避兵,傕等於城門下伏地叩頭,帝謂傕等曰:"卿等放兵縱橫,欲何為乎?"傕等曰:"董卓忠於陛下,而無故為呂布所殺,臣等為卓報仇,非敢為逆也。請事畢詣廷尉受罪。"傕等圍門樓,共表請司徒王允出,問:"太師何罪?"允窮蹙,乃下見之。己未,赦天下,以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皆為中郎將。傕等收司隸校尉黃琬,下獄。殺之。

初,王允以同郡宋翼為左馮翊,王宏為右扶風,傕等欲殺允,恐二郡為患,乃先征翼、宏。宏遣使謂翼曰:"郭汜、李傕以我二人在外,故未危王公。今日就征,明日俱族,計將安出?"翼曰:"雖禍福難量,然王命,所不得避也!"宏曰:"關東義兵鼎沸,欲誅董卓,今卓已死,其黨與易制耳。若舉兵共討傕等,與山東相應,此轉禍為福之計也。"翼不從,宏不能獨立,遂俱就征。甲子,傕收允及翼、宏,並殺之;允妻子皆死。宏臨命詬曰:"宋翼豎儒,不足議大計!"傕屍王允於市,莫敢收者,故吏平陵令京兆趙戩棄官收而葬之。始,允自專討卓之勞,士孫瑞歸功不侯,故得免於難。

臣光曰:《易》稱"勞謙君子有終吉",士孫瑞有功不伐,以保其身,可不謂之智乎!

傕等以賈詡為左馮翊,欲侯之。詡曰:"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固辭不受。又以為尚書僕射,詡曰:"尚書僕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乃以為尚書。

呂布自武關奔南陽,袁術待之甚厚。布自恃有功於袁氏,恣兵鈔掠。術患之,布不自安,去從張楊於河內。李傕等購求布急,布又逃歸袁紹。

丙子,以前將軍趙謙為司徒。

秋,七月,庚子,以太尉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八月,以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

詔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杖節鎮撫關東。

九月,以李傕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驃騎將軍,皆封侯。傕、汜、稠筦朝政,濟出屯弘農。

司徒趙謙罷。甲申,以司空淳于嘉為司徒,光祿大夫楊彪為司空,錄尚書事。

初,董卓入關,說韓遂、馬騰與共圖山東,遂、騰率眾詣長安,會卓死,李傕等以遂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騰為征西將軍,遣屯郿。

冬,十月,荊州刺史劉表遣使貢獻。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

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以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錄尚書事。

曹操追黃巾至濟北,悉降之,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青州兵。

操辟陳留毛玠為治中從事,玠言於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輿播盪,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操納其言,遣使詣河內太守張楊,欲假塗西至長安,楊不聽。定陶董昭說楊曰:"袁、曹雖為一家,勢不久群。曹今雖弱,然實天下之英雄也,當故結之。況今有緣,宜通其上事,並表薦之,若事有成,永為深分。"楊是通操上事,仍表薦操。昭為操作書與李傕、郭汜等,各隨輕重致殷勤。傕、汜見操使,以為關東欲自立天子,今曹操雖有使命,非其誠實,議留操使。黃門侍郎鍾繇說傕、汜曰:"方今英雄並起,各矯命專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將來之望也?"傕、汜乃厚加報答。繇,皓之曾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