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憑熱”社會泛濫碩士畢業後毅然選擇ACCA

acca會員王劍輝 
現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會計師 
曾任大連中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吉通網路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總經理、大通國際運輸公司財務總監 
我於1994年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會計學專業,並獲經濟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並通過中國註冊會計師的考試 。由於我的教育背景和工作性質,我對acca有一定感性方面的了解,當1995年acca協會與東北財經大學共同舉辦新學員培訓班的時候,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但真正促使我報考acca的,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作方面的不順利。94年底我被任命為我們所籌建開發區辦事處的主任。我後來形容這是一個“只有盤子沒有蛋糕”的任命。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在既無資金又無客戶的情況下面對不規範的會計市場,其生存壓力是相當巨大的。我也是希望通過報考acca為自己的未來預做準備。 
二是當時社會上泛濫的“文憑熱”。眼見身邊有的人用公款花幾萬塊錢就可以買一個碩士文憑,使我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現有的文憑和資質在不斷地縮水。為了保持自己的社會競爭力,我在報考acca的時候曾經跟我的老師說過,“我要拿到一個別人靠錢買不來的文憑。” 
三年決戰acca 
從1995-1998年,我用了三年的時間邊工作邊準備,完成了12門的考試,這三年是一個沒有休息沒有娛樂沒有愛好的三年,是一個自己第一次真正認識自己潛能的三年。當我拿到acca資格的時候,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經歷並克服了這三年的各種困難之後所培養起來的堅定的自信心,只要自己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除了考前一周的輔導之外,我是全靠自學完成了整個考試。做為一個一邊要工作一邊要學習的社會人,我的目標是拿到50分通過考試而不是獲得優異成績,因此在備考的過程中,我基本上是從每門課的總體上把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和內容,從不過於糾纏也沒有時間糾纏我看不懂的地方。我每一門的考試成績從沒有超過60分,這從一個側面可以反映出我在備考方面的方法論。 
收穫acca 
成為acca會員,是我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它為我帶來的收穫最起碼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財務工作理念的根本性飛躍。 
財務工作不但要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記好帳理好財,更重要的是如何圍繞一個企業的戰略規划去不斷地打造和提升公司的市場價值。這要求我們不但要做一個合格的簿記者,更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戰略規劃的參與者、公司資源價值的塑造者、基於作業鏈和價值鏈的流程管理者、業績評價的管理者、公司風險控制的管理者。 
工作方法論的飛躍性提高。財務工作既是制度性很強的技術性工作,又是一個牽扯到方方面面權力和利益的政策性工作。如何在溝通和協調的基礎上不斷地促進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程式化,程式問題制度化,制度問題系統化,需要我們系統性地運用acca所提供的知識結構和方法論去處理各類矛盾和問題。 
職業操守和職業素養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