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CCA考試經驗、教訓以及建議

第一次我報考了2.4和2.5,並在01年年底拿到書,但是由於01年年底就已經開始預審,加上那年所里有了大變動,是否要解散都是一個未知數,人心惶惶,因此在05年3月以前就沒有看書。05年的2月底,所里接了某集團的審計,由於擔任主審工作相當繁重,記得當時連續3天3夜沒有睡覺趕報表,直忙到4月30號才出了報告,而5月開始還有審計的後續事情,但是畢竟已經不是那么忙碌了,隨便的看了看2.5的書,覺得自己剛剛做了50多加公司的合併,應該不難。2.4去上了審計署的3天培訓課,一個馬來西亞老師講的,做了一遍培訓資料。後來2.4過了,2.5沒有過。
2002年12月我報考了2.5和2.6。由於7-8月接受監事會的審計,也沒有心思看書, 9月我離開深圳來到上海工作,由於到了新環境,加上11月底又出差了一段時間。到12月考試的時候,我只有2周的時間看書了,在這兩個星期里我主要是做rivision上的題,這次的考試我全部通過。
我是2003年開始考第三階段的,這個過程漫長、艱難,目前還沒有結束。
首先說3.1-3.4的選課,我沒有猶豫的就選了3.1和3.3,因為3.1是審計,和我的工作有關,3.3和2.4以及3.7都有關聯。
2003年1-4月我是忙的昏天黑地,當時所在的所由於缺少人手加上當年新接了好幾個上市公司的審計,因此我忙的連軸轉,2月到4月上旬也是一直出差。好容易到了5月比較輕鬆了,才開始準備考試,但是遇上非典搞的心情緊張,這次的考試結果可想而知。
8月底我辭職了,9月在新公司開始了內審工作,由於是新工作,因此比較緊張壓力大,加上底稿都要用英語寫,所以主要精力放在學英語上面。新租的房子有電視,我又迷上每天晚上看電視。因此每天晚上都是看一會書看一會電視。12月考試以前我去審計一個網路遊戲公司,我喜歡打遊戲,剛好借著審計給電腦裡面裝了遊戲,在這樣的情況下,12月的考試仍然鐵定是全軍覆沒啦。
2004年開始acca考試的第三年,但是這一年的出差開始頻繁,從下半年開始基本一直都是在外地出差,誇張到我最後在12月考試前一周回到上海後,我租住的房子裡面已經有了蜘蛛網而且電力局由於我沒有及時繳納3元多錢的電費給我斷了電。這一年我也僅僅通過了3.3而已。
2005年的6月,我索性報了3.1和最後的三門核心課程。雖然我3月出差深圳,4月出差昆明,5月出差江陰(我的工作是每月都出差3周)。但是在這期間,我從網友那裡買來最新的3.1課本,認真的看,終於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2.6和3.1雖然都是審計,但是還是有區別,通俗的來說2.6是站在一個項目經理或審計員的角度來看審計,而3.3的角度則是類似於合伙人的角度。角度不同,解答問題的思路方式以及書里涉及的內容都不相同,cicpa的審計實際上類似於2.6的層面。同時我也瀏覽了核心課程的部分課本,由於核心課程必須一次通過,當我在5月低意識到3.5是一個弱項,最後3門課不可能一次通過的時候,我停止了對核心課的複習,轉而只做3.1的歷年考題。這次,我的3.1終於過了。 
2005年8月知道3.1已經通過之後,心中壓了很久的大石落了下來,因此打算全力備戰12月的三門核心課程。其實三門核心課程本應該在6月考試結束後就馬上開始,但是由於 7月的北京異常炎熱,加上工作原因,7月在北京出差期間我沒有看書。8月到了江門開始看3.5和3.7的課本,3.6的課本在上半年的備戰中已經通讀,所以先放到一邊。由於在江門出差同住的同事要備戰cicpa,因此每天我就躺在床上看書,這樣的效果是不好的,所以感覺沒有什麼收穫。
9月回到上海,開始認真看書,3.5和3.7的課程令我大開眼界。首先,3.5是戰略經營計畫與開發,裡面所涉及的內容都是大學裡面沒有學過的,同時也是和審計工作沒有很大關係,因為沒有做過具體的財務工作,所以不知是否財務總監的工作會不會涉及這個內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看財經頻道的一些談話節目時,我可以很容易的理解那些高級管理人的思路和想法,同時也能自己用課本中所講授的模型思路來找一些公司分析。其次關於3.7,這門課著實讓我費勁,外匯、利率風險管理就是大學裡面沒有的內容,可以說到現在我還不很熟練。
10月到11月我有5個多星期的時間在湖北進行審計,這期間工作壓力比較大,因此回到上海後我才開始做題,這時候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已經沒有時間再去看3.6的書了。從11月中旬到考試以前我都是在做3.5和3.7的歷年考題,3.6我放在臨考前一周做revision上面的題。這次考試我通過了3.5和3.6。
嚴格的說,我考acca並沒有真正的付出過努力,因此也得到了應有的教訓。總結這幾年的考試過程,我對所有打算以及已經參加考試的朋友有一些忠告。
首先,最重要的是決定要不要參acca考試,別人的經驗和榮譽不能照搬到自己的身上,因為:1、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不能把別人的情況套在自己身上,我記得前兩年一個牛人1年就通過了全部考試(免了6門),後來一看,原來那個人是辭職了,而且哪裡有培訓就去哪裡聽,不能當作榜樣!2、全球第一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看了看最近幾年的全球第一大都是第一階段,而且是在校生考的,你說一個學生,考第一階段的入門課,我們上了班的人是不好比的。偶爾來個第三階段或者第二階段的,唉,超人不是人人都能當的;3、年薪多少多少萬,年薪是根據經驗、能力、公司來的,acca只能錦上添花,不要指望他能雪中送炭;4、acca的地位,其實任何一個證書都有他的地位,在中國來說,最牛的還要算cicpa(哪怕它在幾個大城市已經泛濫)。要明白無論考什麼證,都要三思而後行,多問幾個為什麼,自己的能力經驗如果不夠,證書其實無法帶給你本質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