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中國內地第一人:公正和勤奮讓我走到今天

獲得的證書不過是拿到了一塊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敲門磚,此外無他

職場同樣是殘酷的,踏實與勤奮是必須的,付出終有回報

1992年,吳衛軍成為中國內地獲得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資格第一人,這讓吳成為一度的國際會計界新聞人物,此後吳在普華永道的事業發展基本順利,直至今天的合伙人位置。在外人眼裡,吳衛軍的職業歷程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甚至幸運有加。但作為中國自己的國際會計從業人員的先鋒人士,吳也有自己不平凡的奮鬥經歷,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許只有吳自己才能真正體味和擁有。

坐在瑞安廣場12層的會客廳里自信而不失親和力的吳衛軍,向筆者娓娓道來其在普華永道13年的事業路程,在輕鬆的談話之間,吳始終讓聽者感受到其成功背後付出的汗水與自我挑戰的分量。

問:如何看待自己作為中國內地acca第一人的經歷?

吳衛軍:成為acca第一人的確可以說是我個人的幸運,但我要說的是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為我創造了這樣的機遇。因為在當時中國經濟改革的階段下,這樣的機遇產生於政府開始注意到擁有自己的國際會計人才極為重要加上acca對於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的積極樂觀態度。但我們常說,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這話沒錯。當時我一直以來對於英語和專業知識的努力學習成為入選培訓名單的最大籌碼。至於成為中國內地acca第一人與其說對於我個人的意義重大,倒不如說對於中國會計界乃至整個經濟界的意義更重大。從我個人來講,這個事件的意義只是拿到acca證書為我的職業前景鋪開了廣闊的道路,而從國家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因為它標誌著中國開始擁有自己的國際會計人才,這對今後中國會計改革和實踐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無論誰是第一人都會有這樣的意義,並非我惟獨此。

問:在拿到acca證書後,你面前一定有很多選擇,為何最終選擇繼續留在普華永道?

吳衛軍:的確,當時我可以有很多職業選擇,投資銀行、知名企業都有大門向我敞開,當時的我也的確有些飄飄然,甚至浮躁。所以至今我非常感謝我在普華永道的精神導師(每個普華永道的員工都有自己的精神導師,用來指導職業心理上的訓練)。他當時告訴我,我獲得的證書不過是拿到了一塊通往另一個世界的敲門磚,此外無他。他的話讓我冷靜下來,這時我想起初到普華永道上班的第一天,在一位香港合伙人的辦公室里曾暗暗下定的決心,就是有朝一日我也要成為他這樣的人,坐在他這樣的位子上。我告訴自己,既然有了目標,就不應該有所懷疑和動搖而堅定地走下去。加上普華永道是栽培我的最初園地,我想,選擇普華永道作為職業奮鬥和藉以實現自我價值的組織是值得的。直到今天,我還是這樣看。

問:在普華永道的日子裡有沒有過離開另外尋求新天地的念頭?

吳衛軍:不能說沒有,但每當我想起走進普華永道的第一天的場景,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打消這個念頭。的確,人們在事業追求的路途中,特別是當你遇到挫折時,往往會有是否爬錯梯子的懷疑和探望別的梯子的猶疑。但我想,如果當初的目標是經過深思熟慮定下的,並且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已經有了付出與回報,就應該堅定地走下去。

其實我從高級經理升到合伙人所用的時間是五年,這與普華永道內部通常的三年機制相比顯然長了許多,這對於我自己當然是困難和迷茫的五年。但我總在告誡自己,商場是殘酷的,職場同樣是殘酷的,踏實與勤奮是必須的,付出終有回報。

問:怎么看待註冊會計師的職業?你認為註冊會計師必需的素質是什麼?

吳衛軍:我熱愛這個職業。註冊會計師的特殊職業特點讓我們這類人在職業追求中必須將公正放在第一位,而將賺錢放在第二位,而不是相反。這是由會計師事務所擔當的責任中社會責任是首位的事實所決定的。因為在市場經濟中,有關信息的透明和真實決定了資本的有效流動,而資本只有有效流動了才會讓整個社會經濟運作在低成本的基礎上。信息的透明和真實就成為經濟社會的基石,而我們註冊會計師對於信息的鑑證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信息的去偽存真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理想狀態,前提就是公正誠實的職業道德。

除了公正誠實外,註冊會計師最需要的恐怕就是勤奮了。會計這個職業不需要太多的天分,它大部分是技術性的工作,經驗的積累決定了工作能力的好壞。只有勤奮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積累最多的財務、會計或審計經驗,加上對於新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勤奮學習,你一定能夠成為優秀的註冊會計師。

問:最近的全球會計醜聞有沒有影響到你對註冊會計師職業的認識?

吳衛軍:就像很多人說的,會計醜聞的爆發是壞事也是好事,它給整個會計界和監管者都敲了警鐘。對於前者,暴露了貪婪是行業的腐蝕劑,對於後者,昭示了沒有漏洞的制度是不存在的。自律加棒打將成為這個行業的永久話題。

對於我自己來說,醜聞讓我對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所面對的風險和責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這種認識並沒有讓我退縮,而是更堅定了作為合伙人的信念,就是公正、公正、再公正。個人的公正還不夠,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有效的內控制度讓“公正”成為集體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