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ACCA1.3課程全球第一譚玲ACCA,讓我飛得更高!

2005年12月acca1.3課程(人力資源管理)全球第一成績:95

我是一個普通的大學二年級學生,自習室、圖書館、考試、上網、打球是我們的生活,時尚、娛樂、旅遊、美食是我們的話題。或許,還有些不同。除了本科畢業,我還有更高的目標——通過acca十四門考試;除了學期期末考試前的惡補,我們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在acca的考試上;除了拿到前三門都pass的成績,我還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1.3(managingpeople)的全球第一。

懷疑、驚喜、激動、振奮、自豪、冷靜是我得知我拿了全球第一的心路旅程。我,一個剛上大二的中國學生,也就剛過了六級英語考試,在全球的平台上能夠拿到第一確實有些beyondmywildestdream。可是中國古語說得好:“勤能補拙”,“書山有路勤為徑”,“讀書三遍其意自現”。還遙記得在十一月的寒冷的早晨,在花園裡跺著雙腳,搓著凍得紅紅的雙手大聲背誦英語的情景,我就再不用懷疑自己的成績了。來源:

1.3是英國考官所謂的softpaper,即是跟1.1、1.2計算為主相對應的文字科目,對於英語非母語的中國人而言這種科目一般比較難。這樣的說法就使我一開始就很重視1.3,於是花了更多的時間在這科上面。難題是沒有從教acca經驗的老師(我們專業是四川大學第一屆)和毫無工作經歷的我們怎么去學英文版的人力資源管理,開始我們嘗試過小組討論,同學輪流講課等方式,但由於大家有些心浮氣躁,時間又不夠充裕而最終放棄。眼看就只有一個多月,從北京請來的串講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絲希望和安慰。他讓我們分析歷年的考題找出常考的知識點,因為如果考官不變的話,考試重點是會經常重複出現的,而恰好當年acca學員雜誌《studentaccountant》又有1。3的考官文章,這篇文章就是當年考試中第一部分必考的內容。就這樣把厚厚的書變薄了,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背誦重點題目,反覆操練歷年真題。我會制定每天的計畫,開始是一天背誦幾道題目,到臨近考試的時候就是一天一套題;開始是記住框架,慢慢是每一個小點的內容。就是這樣反覆的錘鍊也才有了我最後的驕人成績。考完試而且成績下來大家都認為1。3是很容易的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么難,因為第一部分40分的題目考官每年都會寫相關文章,只要在第二部分稍加發揮,通過是不難的。況且1。3實際是一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課程,涉及的內容除了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一些著名理論外就是工作環境中的實際操作了,對於已經有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只要再記住一些理論就可以通過考試了。

選擇了人生的目標就選擇了生活方式。大學選擇了acca,也許就選擇了絕望與希望,痛苦並快樂。可就是那越來越明晰的目標和越挫越勇的毅力讓我在一次次的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和前行的方向。學習acca的過程是比較痛苦漫長的,在本科四年學習acca又給了我們優勢。相對於已經踏入社會的人來說,在校學習能夠更加專注,有系統的學習和老師的指導,有同學的相互鼓勵和幫助。但是我們同樣得不斷接受acca的考驗和挑戰,這就需要頑強的毅力和良好的心態。

acca的很多課程性質不同當然就需要不同的能力和方法。這個時候就是要思考用什麼時候什麼方法才能最有效的學習相應的課程。比如第二階段的2。1(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2。2(business&companylaw)和1。3就是同一類型的課程——softpaper。所以我採用的是類似1。3的學習方法背誦和記憶。但是它們之間又有差異,特別是2。2它的內容十分龐雜而且不像前兩科那么淺顯易懂,常常遇到生僻的法律辭彙和在中文裡找不到相對應的解釋,不僅如此,還有無數奇怪的外國名字組成的案例名稱更是讓人頭疼。這次考的是也是三門,但相對於第一階段的三門壓力大多了。為了力爭全過我也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2。2上面,並且著重記憶常出現的案例和法律概念。而類如2。3(businesstaxation)的計算為主的課程我通常是通過反覆做題來達到熟練掌握各項稅法條款和規則的。從2。4開始分析能力越顯重要,思維的訓練是以後學習的重點。來源:

除了擁有上述的學習方法,頑強的毅力,良好的心態,活躍的思維,我還有來自同學的幫助、老師的指導、爸爸媽媽的關懷,它們都是我學習的動力和後盾。

如果四年能夠順利通過的話,我擁有的不僅僅是一紙證書還有更為珍貴的專業的素養、縝密的思維、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學習的能力。這些雖說不上為我提供了錦繡前程,卻給了我未來求職的敲門磚,為人生鋪上了厚厚的踏腳石。在我回顧大學生活的時候,也許,少了些如詩如畫的浪漫,多的卻是日見豐盈的羽翼和不悔的心。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我相信acca會讓我飛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