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試之--EMBA群體的社會責任實錄三

中財大emba學員:

借這個機會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剛才聽了各位的發言,可以說有深刻的感觸,我是中財大emba,我姓張。我本人在工商聯工作,工商聯在中國是介於企業和政府之間,所以定義是政府管理非公企業的橋樑和紐帶。

那么,可能是對企業了解比較多一點。那么,因為我也是剛剛學習emba,在座都是老前輩了,對emba了解不是特別深。那么,我說一點自己的看法。就是我想報emba的時候,也看了很多網上發布資料和評論,正像好多專家說的,有人說這是腐敗的溫床,富人俱樂部等等。我覺得議論正面的也有,反面也很多。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大家普遍還是不太了解。

所以,我想從我們這個群體來說,從社會責任角度來說,我的不宜太多的標榜,因為你越說可能越不清楚,人家說你是富人俱樂部,你說我不是富人俱樂部,那么這個問題可能就更說不清了。

我覺得我們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不管你是不是emba,一般情況下你是企業老總,負責人,你主要精力就是把企業做好。做好了企業,首先就是你的社會職責盡了,你在那個位置上,你的位置上就是做好企業,你要帶領企業先把工作做好,你為社會生產出了財富,首先我覺得可能是物質財富更多一些。因為你在服務性行業,做教育,可能是精神財富更多,大部分做企業是做物質財富。如何把企業做好,這是作為一個老總,作為一個emba應該考慮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盡你的社會職責,我感覺中國現在經濟和社會不是規則太少,而是規則太多。規則多了之後,大家都不遵守規則,因為規則相互矛盾,規則太多,無法遵守。如果規則就那么幾條,簡單明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平等的這種社會環境,可能更有利一社會發展。

現在我覺得中央政府出現一些政策,經常出現規則,每個政策都有一些規則,地方也出,我在政府和企業之間,我們可能規章制度是全世界相比我覺得不是最多,也是相當多的國家。我寨日本待過好幾年,我覺得沒有太多的規則。企業就做好你企業,沒有別人支持你。誰支持你?也沒有人支持你,也沒有人反對你,也沒有人給你設定障礙。我最近又說一個不太好的話,我參加一個會議,政府主辦,叫做企業減負會議,找了下面很多企業家,讓他們提意見說減負。其實你沒有負怎么減負?該加負就要加負擔。

我覺得社會現在普遍來說是規章制度太多,責任太多,榮譽太多,名也太多,利也太多。其實反倒來說,把真正的職責放棄了,或者是忽略了,因為太多了,抓不住主要的。那么,你把你主要的職責做好了,撿一、兩條重要的先做到,這樣的話其它職責就帶出來了,可能是追求大的東西,不宜追求太多小的東西。因為你看現在要做企業家,我在工商聯我知道,剛才有說做光彩事業的,扶持弱勢群體的。每年還讓企業家捐款救助一、兩個失學兒童的,這樣一下來每個企業就有十條、八條的。這個倒不一定是錢的問題,有可能更多是精力。

就是說我們能不能定幾個主要的東西,我們emba首先有一個責任感,這是應該的,你代表一個企業,代表一個地方的精英,首先有責任感,這是應該的。第二條應該有榮譽感,你不要辜負emba學位的名稱。有這么兩條,我覺得人就可以做好了,有榮譽感就不去欺騙了,有責任感就把自己企業做好了。那么,在可能條件下儘自己社會責任。天下都知道是美的話,這個美就不是美了,這好象是老子說的話,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大家都追求這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就變醜了,就變壞了。大家都追求經濟指標,變成gdp增長9%,10%,現在要壓,壓的時候又要增,這個不符合客觀規律。如果有心,存在一點心,什麼心呢?善心。

做企業遵循這些基本道德,這樣的話沒有其它問題了。再說一點不好聽的,有的企業家一面給所謂的盡社會道德,捐助,拿好多錢,回頭他照樣該貸款不還,這也不是一個道德。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這個群體能踏踏實實做一些事情,可能對社會的促進作用是最大的,實實在在一點。

說了一點看法,謝謝大家!

徐飛:

剛才中財大這位學員談的非常好,講的很實在,作為企業家把自己的本份和企業做好,如果做不大,怎么關注弱勢群體,怎么儘自己的責任,如果自己成為扶貧對象的話,不能盡責任,反倒成為包袱了,這是非常實在的。第二點就是說很多東西是我們做人的一種底線,比如說誠信問題,不要把外部成本內部化問題,關注生態問題等等不是什麼崇高的問題,而是一種底線,大家應該有一種底線認識。這么一種認識,心存善意,在這種行為指引下你的行為就顯得很高尚了,自然而然就高尚起來了。

程保平:

我是同濟大學emba第四期學員,我在上海做地產的。我首先談一下emba怎么自己宣傳自己。我上emba也是通過朋友介紹,我們在聊天的時候,包括高層領導幹部問emba是什麼?要么說是業餘,要么就是說剛才講的拿錢堆出來的,幾種說法大家都有。現在就是說我們上了這么多天,很多人就問我們到底什麼是emba,社會上對這個了解不太多。我感覺到通過我們上學以後,很多政府官員同學,上鞋以後感覺到對emba教學方式,包括國外案例,個別企業自己的案例,大家一起討論,這樣的方法非常好。

我在想如果能把社會群體再擴大一點,能把黨政領導幹部,把這個多吸收到mba,把他們各方面適當考慮一下,因為我們國家體制就是這樣的,你說一個領導幹部要上學,交這么多錢肯定是有問題的。但是,你要通過學習emba的話,它發揮的作用比我們企業為社會做貢獻大的多。很多領導幹部想來學,一個是時間問題,主要還是錢的問題,他們拿不出這么多錢學習。如果一個區委書記學習,影響範圍比我們企業大的多,我們企業學習好,無非把我們自己企業搞好,多交稅。但是,他們為社會貢獻就更大了。

徐飛:

很好,很具體的建議。emba生源裡面不但是來自產業界,還有更多來自政府的高官,他們影響的範圍很大,而且中國行政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他們在理念上,觀念上是很好的,通過他們的平台,可能對整個社會和業內認知會顯得更加理性,更加公正,可能整個環境會更好一些,受到非議更少一些。

陶鋒:

我是清華mba2003的學生,剛才在我想發言之前,坐在我右邊的這位先生把我想說想法80%都發達出來了,我就補充一下我的看法。其實,大家在談這個話題的時候一開始確實顯得比較沉悶,我能感覺到我旁邊論壇在談投資與收益的時候比我們熱烈,雖然有著牆隔著,但是依然可以聽到那邊熱烈的討論。所以,就產生這樣一個想法,就是說我們企業家最擅長做什麼,他們在談投資收益的時候有很多話題可以談,有很多經驗可以交流,這是他們擅長做的事情。

一個社會也好,一個企業也好,合理的分工,讓每個人充分發揮他的能力,做他最擅長的事情,這才是一個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讓每一個人都承擔所有的社會責任,我覺得就是說給中國小生減負,我覺得確實給企業家減負。咱們回想一下以前在市場經濟還不是特別成熟的時候,現在也不是很成熟,在以前計畫經濟的時候,我們企業實際上承擔了很多社會責任,連託兒所、幼稚園、婦聯等等都建在企業裡面,一個廠長每天的工作就疲於奔命處理這些事情,沒有精力把企業做好。像前面先生所說的一個企業家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這是你的本份,你這把件事情做好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談到emba社會群體,更廣泛來講還是社會階層的社會責任。實際上,就是說我們可以強調應該增加這樣的社會責任意識。但是,我們也應該把這個話題放的更輕鬆一些。

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責任應該是誰來承擔呢?應該是政府來承擔的。你制定好一個規則,制定好一個適者生存的規則,讓那些沒有社會責任感,不能夠考慮社會責任的企業無法在這個環境裡面生存下去。那么,每一個企業在規則之下,在遵守規則條件下去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這個同時也就能夠達到為這個社會做貢獻,實現群體社會責任的目的,這是我的一點想法。其實我們企業家,我覺得還是很有社會責任感的。因為我也和我們清華emba同學有交流,我們有一個友好班級,是2004級emba的一個班,我們現在在策劃一個事情,就是說我們班上有同學有一個很好的想法,想給那些偏遠貧困地區捐一些書籍,捐款操作起來可能有問題,捐書比較容易操作,而且用更好的形式。

我把這個想法跟emba同學談了以後,他們的反應非常熱烈,甚至比我們mba同學支持的程度還要高。那么,馬上得到了全班同學一致的認同,大家非常積極,說我們願意捐錢買書捐贈。並且,班上有一個同學是一個報社的社長,很快,一個星期之內就聯繫了一個出版社,一下就聯繫到了五千本書。那么,這一下就可以解決一個國小九年義務教育的評估,因為很多指標,其實有一項義務指標是達到平均每人十本圖書以上,如果一個學校有五百個學生,至少要有五千本書。所以,一下子就解決了一個學校的某一個指標。我們還有一個emba同學是內蒙古副主席,他聽到我這個想法非常支持,他說我聯繫我們內蒙一個學校,幫著做這個事情。

我認為我們企業家能夠做到現在這個地步,本身素質我認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就是說從社會責任感這個角度來談是完全具備這種社會責任感。但是,如果社會能夠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社會秩序,一個合理的規則的話,我覺得現在我們缺乏一個合理規則,規則倒是不少,但是前後矛盾,又沒有真正充分發揮作用。相反這些潛規則左右我們企業家行為。這樣的話我們想盡到社會責任,可能也沒有條件,也沒有機會。因為我們學了經濟學裡面博弈論,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如果別人不遵守規則,你遵守規則,最後你的企業垮掉了,你成為一個受救助的對象,你還有什麼能力盡你的社會責任?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批評。

徐飛:

剛才清華mba同學談了一個很好的視角,大家都說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他從另外一個角度談企業減負,有些原本不該企業承擔的,所以大家有一個共同感受企業家負擔太沉重了,我們既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承擔那么多的責任,每個人都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我非常同意一個說法,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你學理、學商是不一樣的,學文做什麼工作?治理國家,叫文已治國。學理叫做理以強國,是為了科技更發達,我們國家變的更強大,不被人欺負。商以富國,我們emba,我們是這么一個階層,要起到富國。所以,把本份做好,是一個最大的責任。

石岩磊:

大家好,我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mba同學,剛才很多商學院院長和emba同學都談了自己的看法,層次也非常高,我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生談一點我自己的一些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覺得我們這個群體社會責任有兩件事要做,第一個是舉大旗,第二個是做實事,舉大旗非常關鍵,假如沒有社會責任這桿大旗,就失去了我們的目標,只有目標才有社會前進的方向。第二個是做實事,實際上做實事是達到目標非常重要的途徑,沒有了做實事,我們的大旗就變成一種空談。我可能在舉大旗方面層次不太夠,我談兩點在做實事方面的感受。

第一點,責任和社會的規則應該是一種良性的互動,也就是說emba群體或者是我們企業家承擔了相應的社會責任,他們要得到社會規則的肯定和回報。社會規則反過來從企業家或者是emba群體方面責任履行方面得到了益處。這當中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大家可能都很熟悉,是魯國奴隸的故事,春秋的時候魯國有一個政策,魯國的人在外面發現本國奴隸在出售的話贖買回來,會受到國家的獎勵。孔子的學生把奴隸贖回來以後,堅決不肯接受國家的獎勵,他自己認為他做了一件道德非常高尚的事。但是孔子知道了以後,就非常嚴厲的批評了他這個學生,說你做這個事其實他魯國政策完全破壞掉了。假如說魯國人去外面贖回努力,不受獎勵經濟上會受到損失,如果接受獎勵會受到社會道德的譴責,覺得自己的修養沒有學生那么高。

所以,這當中有社會責任和個人責任良性互動的道理。在做投資的時候,其實也是考慮中小企業誠信的問題,這也是非常好的互動。你假如承擔了自己的責任,有了誠信,會得到社會的肯定,否則會受到社會規則的懲罰。而我們emba是中國的精英,那么這個群體在推動社會規則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力。那么,是不是可以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使我們的社會共則能夠和我們社會責任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第二點,就是我在談到人格和態度的問題,其實我們的社會責任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態度,而我們的人格可能是在我們發展過程當中已經固化了,很難改變的。

但是,我們我們態度是可以改變的。像米盧來了以後帶來快樂足球一樣,他改變的是態度,我們也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改變態度,就是改變了我們在做事時候的一些選擇,其實這個選擇就是責任感,是否有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最簡單來說,現在有很多企業家賺錢以後,把自己的私有財產轉移到國外。那么,我們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會做哪種選擇?其實就是由我們態度決定的,這個態度就是決定了我們是不是承擔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我就兩點淺顯的看法,和大家做一個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