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學管理(二)——學習方法論

前面說了看哪些書,現在說說怎么看才效果好呢?什麼是一定要背的,什麼是看看知道就可以的呢?

說到背書,我想讀過書的人沒有沒背過的,尤其是學文的人,理工科出身的還稍好點,但是背一些公式還是免不了的事。前幾年的管理考試題,尤其是2001年以前的題目,有許多就是要死記硬背才能答出來的,比方說,約法爾是哪國人,科學管理理論是哪個年代發表的等等,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類選擇題時,覺得特別愚蠢,不是我答不出來愚蠢,而是出題的這學究愚蠢。難道答不出約法爾是哪國人就表示我們沒看過或不知道約法爾的理論么?而這和你有沒有管理的才能倒底有多大聯繫呢?真是可笑。如果這次考試也是考這些蠢題目,沒考上也就罷了,實在不必傷心,因為出題的水平太低了。當然,這裡涉及到教育體制等深層次的問題,比方現在還要考政治等,就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話說回來,去年和今年的聯考,管理考試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可喜,也是將來考試方式的範本。

哪些要背呢?我覺得首先要背的,是管理理論的基本概念,比方什麼是管理,什麼是決策,什麼是控制,控制有哪些方式,什麼是非正式溝通等等。為什麼要背,是因為這些基本概念反映了現代管理學對某些管理現象的觀點和思考。你記住了(當然不是一字不漏),對理解有些管理過程和本質有好處。比方決策的過程,有哪些步驟,你記住了,對了解決策發生的過程,以及在做分析題,簡答題時,碰到決策方面的問題就能很快的分出對錯。

也許你會問,管理學這些概念,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表述,我該記哪一個才對呢?其實,有這么幾種情況是你要區別對待的。

一是有些概念過時了,但還在一些高校被引用和採納,就好象我讀書時,教寫作的一位老學究講到新聞學的特點時,大談新聞的黨性,我在台下納悶的問:如果有黨性才是新聞,那美國豈不是沒新聞了么?結果被叫到系主任辦公室挨頓臭罵,說我資產階級自由化。現在想起來都可笑,但當時,所謂的標準答案,如果沒黨性這一條,你肯定不得分。這是一;

其二,有些概念是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來的,當然有不同的表述。比方說,什麼是管理?按西蒙(因決策理論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說法,管理就是決策。這個說法對么?為什麼和我們的教科書或參考書的答案那么不同呢?如果在考試時,你答:管理就是決策。肯定錯。你會問:難道這聯考命題組的比西蒙還高明么,西蒙還會錯?呵呵,錯的不是西蒙,錯的是你。因為你機械的理解了西蒙的觀點,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

第三點,有些概念是從不同的領域來表述的,那么表述的方式就不同。還是拿管理的概念,從傳統的管理學的角度,你可以說管理是運用藝術的方法,通過別人的工作使任務完成得更有效的過程;你也可以從另一角度,說管理是通過什麼什麼手段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資源整合範式;都沒錯。記住,現在的考試,那種單純考概念,要你一字不漏地背下來的考法,是不可能的了。現在的考試,是要考你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是能力,所以不要過於緊張。有個參加輔導班的同學問我,說某次模擬考試管理考得不好,我一看題目,全是要死記的,我就說,這可能是老師在強化你的概念,但真正的考試不會這么來的。後來他參加去年十月的考試,管理很不錯,拿了七十多分。

我在這也向大家強調呀點,別緊張,別鑽牛角尖,管理這門科,考的就是能力,許多管理經驗豐富的考生,複習了十來天,記了記基本概念就上戰場,去年的管理考試也不是考得很好么,就是這個道理。靈活機動,權變的觀點,不僅是管理學裡的概念,也是學習管理的重要原則。權變的觀點,也就是孔子在幾千年前就說了的“中庸之道”。孔子,真聖人也。

下一部分,就說說哪些管理原則,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