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時代中國最值錢五大證書揭秘

哪些證書值得一擲千金 

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職場中人獲得職位晉升及擴展事業的重要砝碼,是人們趨之若鶩的“硬通貨”。有人斷言:“21世紀將是職業證書的時代”。

考證時代來臨

這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人們擁擠在狹小的就業市場上尋找生存機會,職場中人普遍缺乏安全感,紛紛利用業餘時間“充電”學習,連大學校園裡的學生也紛紛逃課參加培訓考取證書,似乎兜里不揣著十個八個“證”,乾什麼心裡都沒底。

隨著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推行,要求持證上崗的工種越來越多。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提供的信息,中國已在90個事關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職業採取了職業準入制度。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職場中人獲得職位晉升及擴展事業的重要砝碼,是人們趨之若鶩的“硬通貨”,成為人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重點領域。有人斷言:“21世紀將是職業證書的時代”。

據了解,目前我國3000萬專業技術人員中,有20%是通過這些考試獲得相應資格的。所謂的專業技術考試分為三大類: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包括會計、計算機軟體水平等;執業資格考試,包括註冊建築師、註冊資產評估師等;再就是包括英語在內的職務評聘專項考試。

於是,每年的9-10月,中國都有大量的人奔波在考證的路上,參加包括註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藥師、造價工程師、計算機軟體水平、統計資格、審計資格、秘書職業資格、國際商務師資格等等在內的名目繁多的考試,以取得進入這些行業的“敲門磚”。

隨著中國成為wto成員國,許多職業的就業標準開始國際化。一些外國教育培訓瞄準了中國市場,紛紛在中國開設考點,國際認證變得炙手可熱。大量的“洋”資格證書湧入中國,令中國的“考證族”應接不暇。一時間,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掀起了一股“洋”流。國外的一些頂級行業的資格考試,如國際註冊會計師證書(acca)、ccna(cisco職業認證)、ccie(國內網際網路專業證書)等國際認證,都受到就業者的普遍歡迎,而許多證書目前在國內獲得人數甚至不足百人。

考證有多大作用

考證對就業有用是毋庸置疑的。證書帶給人們的,除了是有關部門認定的權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職業上的自信和安全感。同時,收入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無疑,後者是人們對考證執著不已的關鍵所在。

據北京某信息技術公司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獲得一項認證,個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以it認證為例,大致情況如下:如果通過oracle認證,薪金一般提高40-50%;如果通過微軟mcse認證,薪金一般提高30-50%;如果通過微軟mcsd認證,薪金一般提高40-60%;如果通過cisco認證,薪金一般提高50-60%。

薪金的提高同時也帶來了地位的提升。在北京工作的於先生就是如此。他原來是一家國企的辦公室主任,月薪4000元左右。但他不甘於平淡的工作,幾年前通過努力拿下了思科的網路維護認證。在此後的求職中,四五家跨國公司均向他發出邀請,許諾部門經理一職,還有公司標出的年薪達到30萬元。

正是於先生這樣的例子刺激著“考證一族”,促使著他們奔波在考證的路上,為一紙證書付出了大部分的業餘時間和大量的金錢。因為大多數人相信,為證書付出的金錢和此後得到的回報是成正比的: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報名費是幾十元,四六級就是最普遍的“入門證”;而要通過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14門考試,則需要3萬元。雖然考證費用昂貴,但有優厚的薪資回報,人們覺得為此一擲千金也值。

那么,目前都有哪些證書值得人們一擲千金呢?

一、最值錢五大證書之財會篇

國際註冊會計師資格(acca資格)

如今的會計行業早已不是拿著算盤打天下的賬房先生了。電算化是必備的武器,而本土的上崗證對會計師而言就像身份證那樣平常:沒有,則立即驅逐出境;有了,也難保擁有一方沃土。於是,一大批新生代的會計師們不辭辛勞地湧入了考“洋”證書的行列。

說起會計行業的職業資格考試,除了國內的註冊會計師cpa外,還有5種國外認證的會計師資格證書: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認證),aia(國際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cga(加拿大註冊會計師),cma(美國管理會計師考試)和cta(澳大利亞公證會計師考試)。每張證書適應的國家和教學、考試內容都有一定區別,用來適應不同國家的會計制度。其中叫得最響的非acca莫屬。

acca在國內已經被約定俗成地稱為“國際註冊會計師”,實際上是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縮寫,它是英國具有特許頭銜的四家註冊會計師協會之一,也是當今最知名的國際性會計師組織之一。具備acca資格就擁有了打開這一職業發展之門的金鑰匙,因此又被稱為“國際財會界的通行證”。

acca以其全球公認、國際推崇而令人神往,但又以全英文考試難度大、綜合能力要求高而令人生畏。它共分為三個階段14門課程,每次考試最多只能報考4門,學員只要在註冊後10年內完成所有考卷就可以獲得acca的資格認證。所以,按最理想化的方式計算,通過所有的14門考試,花上將近3年時間也就夠了,而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由於是全英語教材,對中國學生而言,語言關就將很多人攔腰截住,而且從第二階段開始難度大幅提高,再加上acca苛刻的考試方式,很多人在這一關口竹籃打水一場空,人力物力消耗甚大,七八年無功而返的大有人在。

有資料顯示,自acca在國內啟動以來,到2001年中國內地僅有2800人註冊成為acca的學員,到目前也不到1萬人。而據有關人士估計,我國大約需要35萬名註冊會計師。需求缺口的巨大,加上acca本身“十年磨一劍”的含金量,使acca的會員大多身價不菲。中國內地獲得acca資格的第一人吳衛軍,就進入了國際著名的普華永道公司,並用了5年時間從高級經理提升到合伙人的位置,成為國內會計界的風雲人物。

據估計,目前持有acca證書的人員普遍年薪在40萬元左右,最高年薪已逾百萬元。在未來的10年我國需求的15類人才排行榜中,註冊會計師位居榜首,尤其是熟知專業業務和國際事務的人才更為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