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實務》試題及答案(4)

3、1999年7月,a公司為其長期供貨商提供一項銀行貸款擔保,被擔保貸款本金為900萬元,期限3年,年利率4%.根據 契約 ,a公司為該供貨商取得的貸款本金及 利息 承擔全額擔保責任;此外,如a公司代供貨商償付款項,由a公司可向供貨商追償。 
因該供貨商經營情況不佳,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償付到期貸款本息。銀行於2002年10月6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供貨商及a公司償付到期債務。2002年12月31日,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a公司預計很可能代供貨商償還貸款本息金額為800萬元。 
鑒於a公司代供貨商償付的款項按 契約 規定可以向供貨商追償,a公司在其200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確認了一項800萬元的預計負債,同理確認了一項800萬元的應收款項。 
4、2002年5月10日,a公司與某外商簽訂了一項 商品 銷售協定,價值2000萬美元。2002年9月30日,a公司將 商品 發往約定的港口。但是,外商認為,a公司所提供的 商品 質量、規格方面不符合協定要求。雙方協商不成,a公司於2002年10月20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吶地 申請 仲裁,要求外商無條件按協定支付貨款。至2002年12月31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尚未作出裁決。 
對上述仲裁事項,a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作了披露(假定不考慮收入確認問題)。 
5、2002年11月,a公司發現e公司假冒其商標生產銷售某種產品,侵害了其商標權。為此,a公司於2002年11月10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e公司賠償損失1000萬元。基於所掌握的足夠證據,a公司預計很可能勝訴,並獲得補償1000萬元。至2002年12日31日,案件尚在進一步審理中。 
a公司在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就此項訴訟事項產生的原因及其對公司的財務影響作了披露。 
6、2002年12月,a公司因急需資金將所持有未到期票據向開戶銀行 申請 貼現。經審核,貼現銀行同意了a公司的 申請 ,並辦理了有關手續。 
a公司就以上貼現事項在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未作任何披露。 
要求:1、判斷a公司涉及的上述事項中哪些屬於或有事項,並簡要說明理由。 
2、判斷a公司對於上述各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分別說明理由並給出正確的會計處理(不要求做會計分錄)。 
答案與解析: 
案例分析一(本題10分) 
1. 董事長的陳述不符合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1分) 
理由:《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是本單位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董事長作為單位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應對本單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雖然董事長臨時出差在外,但他仍然是單位的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仍然需要在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上籤名並蓋章,並對本公司財務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事實上,該公司的會計造假行為是董事長授意指使的。(3分) 
2. 總經理的陳述不符合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1分) 
理由:《會計法》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的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總經理負責單位日常經營 管理 活動,許多財務活動和經濟業務事項是在公司總經理的指揮下進行的,也是財務會計報告的責任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不能以不懂會計專業相推脫。事實上,該公司總經理也參與了會計造假。 
3. 總會計師的陳述不符合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1分) 
理由:總會計師應當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相應的責任;會計師事務所也應當承擔相應的審計責任。(2分) 
案例分析二(本題10分) 
1. a公司發生的案件說明其內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以下缺陷: 
(1) 會計和出納崗位屬於不相容的崗位,b公司由張志剛一人兼任會計和出納工作不符合內部控制有關“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的要求。(1分) 
(2) b公司屬於非獨立法人,a公司授予其銷售定價權和對外投資權,屬於授權不當,不符合“授權批准控制”的有關要求。(1分) 
(3) a公司對分公司銷售收入確認不及時、程式不健全,沒有對分公司銷售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查,同時,對分公司資金如銀行賬戶控制不嚴,不符合“會計記錄控制”、“財產保全控制”的有關要求。(1分) 
2. 從公司內部控制的角度,a公司董事會所作的決定有以下不當之處: 
(1) 《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行)》要求,“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a公司的單位負責人是董事長而不是總經理,因此,不應要求總經理對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承擔全部責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