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錦囊案例完全版十四

資料:a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其1999~2002年發生的有關事項及其會計處理如下:
(1)1999年10月20日,a公司為某客戶b公司提供貸款擔保,被擔保貸款本金為2000萬元,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5%。根據契約,b公司到期無法償付該貸款時,a公司對該貸款本金及利息承擔還款責任。
  2002年10月20日上述貸款到期,b公司因財務困難無法按期償付全部貸款本息。為減少損失,貸款銀行向法院申請,請求對a公司的銀行存款及部分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訴前保全。
  考慮到訴前保全將嚴重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a公司遂通過其母公司向貸款銀行施加影響,要求貸款銀行撤銷對a公司訴前保全的申請及相關訴訟。貸款銀行同意了母公司的要求。至2002年12月31日,沒有跡象表明b公司的財務狀況發生好轉。
a公司在其200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未確認與上述貸款擔保有關的負債,也未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作任何披露。
(2)a公司於2002年3月收購了d有限責任公司。收購以後,d有限責任公司改名為ad有限責任公司,並成為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收購協定約定,收購完成後,a公司將承接原d公司與其他公司簽訂的契約所規定的所有權利和義務。
2002年9月10日,某銀行向法院起訴a公司,要求其償付原d公司為其他企業貸款提供擔保應承擔的連帶責任1200萬元。該擔保事項起因於2000年12月原d公司與該銀行所簽訂的擔保契約。原d公司在成為a公司的子公司之前,考慮到被擔保企業的財務狀況尚未惡化,因而未確認任何與該擔保有關的負債。
a公司認為,既然其在購買d公司時此項義務未體現在d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因而不應為其承擔責任。a公司的法律顧問則認為,雖然該項義務未體現在d公司資產負債表中,但根據收購協定,a公司將承接原d公司與其他企業所簽訂契約中的所有義務,因此a公司實際上仍需承擔1200萬元的還款責任。考慮到如果確認相關負債很可能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對a公司產生不利影響,法律顧問建議a公司可不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2002竿12月31日,該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對於該擔保訴訟事項,a公司在其200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未確認任何負債,也未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作任何披露。
  (3)1999年7月,a公司為其長期供貨商提供一項銀行貸款擔保,被擔保貸款本金為900萬元,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4%,根據契約,a公司為該供貨商取得的貸款本金及利息承擔全額擔保責任;此外,如a公司代供貨商償付款項,則a公司可向供貨商追償。 
  因該供貨商經營情況不佳,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償付到期貸款本息,銀行於2002年10月6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供貨商及a公司償付到期債務。2002年12月31日,該案件尚在審理過程中,a公司預計很可能代供貨商償還貸款本息金額為800萬元。
鑒於a公司代供貨商償付的款項按契約規定可以向供貨商追償,a公司在其200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確認了一項800萬元的預計負債,同時確認了一項800萬元的應收款項。
(4)2002年5月10日,a公司與某外商簽訂了一項商品銷售協定,價值2000萬美元。2002年9月30日,a公司將商品發往約定的港口,但是外商認為a公司所提供的商品在質量、規格方面不符合協定要求。雙方協商不成,a公司於2002年10月20日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外商無條件按協定支付貨款。至2002年12月31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尚未作出裁決。
對上述仲裁事項,a公司在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作了披露(假定不考慮收入確認問題)。
(5)2002年11月,a公司發現e公司假冒其商標生產銷售某種產品,侵害了其商標權,為此,a公司於2002年11月10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e公司賠償損失1000萬元。基於所掌握的足夠證據,a公司預計很可能勝訴,並獲得補償1000萬元。至2002年12月31日,案件尚在進一步審理中。
a公司在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就此項訴訟事項產生的原因及其對公司的財務影響作了披露。
(6)2002年12月,a公司因急需資金,將所持有的未到期票據向開戶銀行申請貼現。經審核,貼現銀行同意了a公司的申請;並辦理了有關手續。
  a公司就以上貼現事項在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註中未作任何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