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指南:護理與法

法是國有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在其統轄範圍內對其所有社會成員具有著約束力的行為規範。行為規範有多種,包括法律、政策、紀律、道德和契約規範等,但這些行為規範並不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效力。法的主要特徵為社會共同性、強制性、公正性、穩定性。隨著法制的健全,人們法制觀念日益增強,醫療護理工作中碰到的糾紛與法律問題越來越多;另外,我國護理立法已被列為國家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些對護理管理從法學方面又提出了許多新問題。

每個合格的護理人員不僅應該熟知國家法律條文,而且更應明白在自己實際工作中與法律有關的潛在性問題,以便自覺地遵紀守法,必要時保護自己的一切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這些潛在性問題中,常見的有:

(一)侵權行為與犯罪

護理人員與病人的接觸比其他醫務人員更為密切,如在護理臥床病人時,在獲得其高度信任的基礎上,被同意檢閱其信件,但對書信往來和個人隱私,護理人員應持慎重態度為之保密,如隨意談論,造成擴散,則應視為侵犯了病人的隱私權。

(二)疏忽大意與瀆職罪

例如護士因疏忽大意而錯給一位未做過青黴素皮試的病人注射了青黴素,若該病人幸好對青黴素不過敏,那么,該護士只是犯了失職過錯,構成一般護理差錯。假若該病人恰恰對青黴素過敏,引起過敏性休克致死,則需追究該護士法律責任,她可能被判瀆職罪。

(三)臨床護理記錄

臨床護理記錄,它們不僅是檢查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資料,也是醫生觀察診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不認真記錄,或漏記、錯記等均可能導致誤診、誤治、引起醫療糾紛,臨床護理記錄在法律上的重要性,還表現在記錄本身也能成為法庭上的證據,若與病人發生了醫療糾紛或與某刑事犯罪有關,此時護理記錄,則成為判斷醫療糾紛性質的重要依據,或成為偵破某刑事案件的重要線索。因此,在訴訟之前對原始記錄進行添刪或隨意篡改,都是非法的。

(四)執行醫囑

醫囑通常是護理人員對病人施行診斷和治療措施的依據。一般情況下,護理人雖應一絲不苟地執行醫囑,隨意篡改或無故不執行醫囑都屬於違規行為。但如發現醫囑有明顯的錯誤,護理人員有權拒絕執行,並向醫生提出質疑和申辯;反之,若明知該醫囑可能給病人造成損害,釀成嚴重後果,仍照舊執行,護理人員將與醫生共同承擔所引起的法律責任。

(五)收禮與受賄

病人康復或得到了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後,出於感激的心理而自願向護理人員饋贈少量紀念性禮品,原則上不屬於賄賂範疇,但若護理人員主動向病人索要巨額紅包、物品,則是犯了索賄罪。

(六)麻醉藥品與物品管理

" 麻醉"藥品主要指的是杜冷丁、嗎啡類藥物。臨床上只用於晚期癌症或術後鎮痛等。護理人員若利用自己的權力將這些藥品提供給一些不法分子倒賣或吸毒者自用,則這些行為事實上已構成了參與販毒、吸毒罪。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嚴格抓好這類藥品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並經常向有條件接觸這類藥品的護理人員進行法律教育。 另外,護理人員還負責保管、使用各種貴重藥品、醫療用品、辦公用品等,絕不允許利用職務之便,將這些物品占為己有。如占為己,情節嚴重者,可被起訴犯盜竊公共財產罪。

(七)護生的法律身份

護生是學生,她只能在執業護士的嚴密監督和指導下,為病人實施護理。如果在執業護士的指導下,護生因操作不當給病人造成損害,那么她可以不負法律責任。但如果未經帶教護士批准,擅自獨立操作造成了病人的損害,那么她同樣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病人有權利要她作出經濟賠償。所以,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應該明確自己法定的職責範圍。

(八)職業保險與法律判決

職業保險是指從業者通過定期向保險公司交納保險費,使其一旦在職業保險範圍內突然發生責任事故時,由保險公司承擔對受損害者的賠償。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護士幾乎都參加這種職業責任保險。她們認為:

1、保險公司可在政策範圍內為其提供法定代理人,以避免其受法庭審判的影響或減輕法庭的判決。

2、保險公司可在敗訴以後為其支付巨額賠償金,使其不致因此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3、因受損害者能得到及時合適的經濟補償,而減輕自己在道義上的負罪感,較快達到心理平衡。 因此,參加職業保險可被認為是對護理人員自身利益的一種保護,它雖然並不擺脫護理人員在護理糾紛或事故中的法律責任,但實際上卻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為該責任所要付出的代價。同時,在職業範圍內,護理人員對他的病人負有道義上的責任,決不能因護理的錯誤而造成病人經濟損失。參加職業保險也可以為病人提供這樣一種保護。

醫院作為護理人員的法人代表,對護理人員所發生的任何護理損害行為,也應負有賠償責任。當病人控告護士,法庭作出判決時,若醫院出面承受這個判決,則對護士的判決常常可以減輕,甚至可以免除。因此,醫院也應參加保險,可使護理人員的職業責任保險效能大為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