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收入知多少萬元佣金到手只有五千

  保險聚焦 工資表不能反映實際收入

據保監會統計,2005年保險行銷員人均月收入為1190元左右。徵稅方法調整後,保險行銷員的稅負普遍減輕,保險行銷員與工薪階層的減稅幅度大體相當。行銷員收入低於1100元以下者,基本不受本次調整的影響;收入在1200元至6000元之間者,稅負減少比例比較大,基本在20%-35%之間;收入在6000元至2萬元之間的高收入者,稅負的降低幅度相對平穩,基本都在16%左右。

保險代理人長期以來承擔著過重的稅負,特別是在2006年1月1日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由原來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後,保險代理人的起徵稅仍為800元,稅收負擔相對更重。

不僅如此,保險公司還常常單方面制定和改變代理人管理規定、獎懲制度和福利措施等,直接影響代理人的行動甚至收入。因此對於保險代理人來說,真正的收入不是看工資單,而是看可支配的收入是多少。

而且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收入在3000元以內,保險行銷員比普通工薪階層多交稅85元;收入在10000元以內,保險行銷員比工薪階層多交稅117元;而當收入為25000元時,保險行銷員所交的稅金比工薪階層還少920元。只不過,月收入能夠達到2萬元以上的代理人寥寥無幾,所以整體來看,代理人的賦稅仍然高出普通工薪階層。

收入越高稅負越低

從上表我們同樣可以看出,行銷員對減稅新政策的反映呈現出兩高、兩低特點,即職級越高、收入越高的屬員越看重這次稅負的調整,可謂喜上眉梢,而職級越低、收入越低的屬員反映較為平淡。

專業人士表示,減稅間接提高了中高業績行銷員的收入,而收入是吸引一個人在一個行業長期做下去的重要因素,是留人的核心東西。

從大的方面講,減稅體現了社會環境對行業的認可、支持、扶持。在實踐中減稅勢必進一步調動行銷員展業、開發客戶的積極性,對於那些收入不錯的高手,則給了他們更大的動力,帶動公司的業務取得更大的增長。

買保險為何別“還價”

中德安聯保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代理人這樣為記者算了一筆帳———

按平均30%的提傭標準,自己每月的保費佣金為5000元,另外主任級別管理津貼是自提佣金的15%,為750元。扣除5.5%的營業稅,再去掉40%的展業成本,還要從剩下的收入中扣除20%的個人所得稅。此時還約剩下5000多元,但這遠遠不是自己當月的實際收入。

實際上,一名代理人正常的展業成本包括交通費、交際費、辦公用品、列印成本等等,這些都需要代理人自己支付,一般每月2000元左右,再加上每月500多元的社保費。這樣算下來,稅後工資還要打個對摺,每月實際所得約2500元。

而且這些只是可以量化的代理成本,不包括簽單以後代理人的服務成本。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客戶還要求代理人讓出一部分佣金,在買保險時討價還價,即使代理人迫於眼前利益違規答應了,肯定也會在無形的後續客服上打折扣。

跳槽代理人三思後行

對於外界日益高漲的改善保險行銷員境遇的呼聲,很多保險公司都宣稱有底薪,有的公司還會承諾給新人每月800-3000元不等的底薪。實際上,這種底薪嚴格來說叫做責任底薪,同樣和代理人的業績掛鈎,如果新人在當月沒有業績,同樣也拿不到這部分津貼。

也有壽險公司聲稱,即使代理人當月沒有完成業績同樣可以拿到底薪,但據這些保險公司不願透露名字的代理人介紹,這種底薪同樣是有條件的。新人是要在往後的一段時間內將不足的業績補回,否則一樣會將先前的底薪扣除。“能在新人期拿滿責任底薪數的人並不多,一百個人中有兩三個就不錯了。”所以建議想要跳槽的代理人千萬別為一時的底薪所吸引,盲目跳槽沒有意義。

保險故事 萬元佣金到手五千

許峰(化名)199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在一家電腦公司上了一年班,不滿足於格式化的工作流程,改行做了代理人。

許峰在展業上肯吃苦又肯動腦筋,六年來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代理人成為了業務主任,還聘請了一個業務助理,同時網上的業務也開展得熱熱鬧鬧。

這樣,許峰每個月的佣金平均在稅前1萬元左右。繳稅加上社保費總計約1200元。在扣除包括助理費、交通費、通訊費、交際費在內的展業成本約4000元後,每月淨得近5000元,已經屬於做得比較好的代理人。

“減稅意味著行銷員的收入增加,誰都希望多一些收入。”但將佣金收入的40%作為展業成本,是一個大致的比例。行銷員的展業成本確實不低,並且行銷員之間差別很大,自己有的月份投入的展業成本遠遠超過40%。行銷員的展業成本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人情單:往往是長期的細水長流的感情投資,其中包括人力投資,比如說幫助客戶做些義務勞動,其成本無法計算。以自己為例,減稅帶來的效應從經濟上來看是400元左右,但實質標誌著這個行業趨於規範。行銷員其實很辛苦,收入上理應得到更好的回報。

許峰自復旦畢業後,很多親朋好友為他的職業選擇感到困惑,因為代理人的社會地位仍然比較低。但透過此次的稅賦調整,許峰認為減稅體現了國家對保險行銷員職業發展的重視,反映了社會對保險行銷員勞動和付出的尊重和認可,使行銷員的自身利益有了更切實的保障。

“其實這次調稅也是在鼓勵代理人多開展業務,因為佣金收入高一些,減稅給大家帶來的效益也會大一些。以後,或許有更多像我這樣的名校畢業生來做保險行銷員吧。”

相關連結代理人稅負變化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保險行銷員的徵稅辦法與企業的員工不同,一般員工按工資、薪金項目納稅;而保險行銷員的則需交營業稅及附加、個人所得稅,其個稅的計算為佣金收入在扣除營業稅金及附加的基礎上,再扣除25%的展業(開展保險業務)成本,然後徵收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保險行銷員取得佣金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從今年6月1日起,調整後繳納營業稅及附加這一部分沒有變化,但將佣金收入的40%作為展業成本減扣掉,再按照勞務項目的相關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此次稅負調整使多年來困擾保險行銷員、保險公司乃至整個保險業的行銷員稅收問題終於有所突破。147萬多名保險行銷員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業內聲音

國稅局的《通知》將佣金收入的40%作為展業成本,不徵收個人所得稅,行銷員實際支出的展業成本占佣金收入的比重是多少呢?

文宏(泰康保險代理人):低收入:減稅興奮程度不高

面對這樣的減稅政策,我們當然是歡迎的,但興奮度卻有限:“展業成本從25%提高到40%,雖說稅收相對減少,但還是有限,本質上沒有多少變化。對我自己而言,每月大概相差一二百元。”

不過減稅倒可以使行銷員更勤快起來,向客戶更快地傳遞保險意識。現在很多地方人們的保險意識不強,為了宣傳保險理念,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展業成本的投入是必須的,也是很大的。為了開拓客戶、維護客戶,拜訪量就得加大,展業成本就上去了。現在把展業成本從25%提高至40%,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引導。

路明明(友邦保險代理人):中等收入:不看一時看趨勢

新的稅收政策可以使我每個月實際增收500元左右,當然是好事,不過老實說,我們代理人並不把重心放在這一塊。因為作為展業成本,有時候請大客戶吃一頓就要七八百。

我剛剛和自己團隊的同事一起溝通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覺得,減稅其實是向我們傳遞了一個訊號,社會各界已經開始關心我們代理人的生存狀態。

老實說,稅收減負雖然可以給行銷員帶來最直接的福利,卻還沒有觸及改變行銷員社會地位的根本問題。前段時間,保監會相關工作人員曾向媒體表示,保監會正在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協調,認真解決保險行銷員在收入待遇、工作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我們也希望減輕稅收負擔只是所有變革中的第一步。

佚名(保險代理人):高收入:稅調後不必再做“手腳”

我的業務量一直比較大,也是公司的精英會員。不過為了避開比較高的調節稅,我一般每個月做到3萬元以上的佣金後就開始留心眼。有的時候碰到一筆大單,就不急於上報。或者故意缺少幾個審核必須的要素,這樣公司就會把保單退下來,延遲到後一個月。

調稅前後應繳稅金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我的一位同事因兩個大單分別在調稅前後的兩個月,結果正因為趕上減稅,後一個單多收入五、六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