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估的案例五:保險公估人接手車輛定損

車輛買了保險,發生交通事故後私了不成,便要經歷 “ 定責 — 定損 — 理賠 ” 的處理程式。在我國,交通定責、保險公司理賠,確定車輛損失這一環節往往存在很大爭議。日前,我國首家專業汽車保險公估公司 —— 深圳民太安汽車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在深宣布成立。

眼下在深圳,保險公估正在成為廣大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汽車出險,公估定損,公正高效,利在三方。這既是我國保險公估行業創業者和保險業人士遵循國際慣例共同努力的結果,更是我國保險業發展到今天,改革和專業化分工的必然選擇。

14 億元的潛在市場

車險是我國國內保險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單險種業務,俏夜財產保鎿業務的骨幹險種。驛業務量占財產保鎿的一半以上?2002 年,全國財產險保費收入 779 億元,有 472 億元來自車險,與此同時,平均車險賠付率高達 60% ,依此推算,車險賠付總支出將達到 283 億元,以保險公估佣金為 5% 計,則有 14 億元的車險公估市場。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到 2005 年我國汽車的年銷售量將達 350 萬台。在此情況下,車險保費收入會更快增長,車險理賠數量也會大幅攀升。這對於生存狀況並不優越的國內保險公估業來說,無疑是一座極具誘惑的 “ 金山 ” 。

就在幾年以前,保險公估公司並沒有在車險領域出現,而是把業務拓展重點放在了其它財產險。一是因為其它財險標的大,動輒上百萬,且操作人手少。比較而言,車險標的小,每起案件金額不大,但專業要求卻相當高,所以公估公司不願介入;二是因為保險公司還習慣於從展業到承保、從定損到理賠,每個環節都抓在自己手裡,養著龐大的車險查勘定損隊伍,公估公司無法介入;三是因為公估公司受制於自身規模、技術水平以及從業經驗,沒有能力介入。

但現在的情況顯然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中國保險業作為中國入世後率先對外開放的行業,面臨著國際上大的保險集團強有力的市場衝擊,正在積極探索變革之路;另一方面,以民太安保險公估公司為首的逐漸走向成熟的少數幾家公估公司也正在尋求創新服務之路和更大的生存空間。

車險理賠該由誰來做

不僅車險公估市場收益前景誘人,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也呼喚汽車公估公司快速加入。

國內傳統理賠主要是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保險公司自己的理賠人員負責定損。這種理賠方式在國內保險業發展的初期曾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它的弊端也日趨明顯。

首先,保險公司要做大做強,必須走專業化經營道路,發展核心競爭力、控制經營成本,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處理繁鎖的汽車保險理賠顯然不是保險公司的首選;其次由於被保險人對車輛保險涉及的有關問題 ( 如車險條款、車輛修理、事故處理規定等 ) 知之甚少,實際上就形成了保險公司自己說了算的局面,保險公司既是 “ 裁判員 ” 又是 “ 運動員 ” ,這種方式對被保險人而言有失公平。

第二種方式是公安交管部門委託物價部門強制定損。據了解,這種定損方式最不受保險雙方當事人歡迎,中國保監會前兩年也曾發文給予抵制。首先,各保險公司均不認可。他們評估之後,保險公司還要被迫重複定損,浪費人力、財力,且由於兩種評估結果往往存在較大差距,實際上是人為地製造保險雙方當事人的矛盾;其次,由於他們收取的定損費用完全由車主自行負擔,加重了車主的負擔,因此也不受車主歡迎;更重要的是,這種行政壟斷性質的強制定損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國際通行的作法:國外保險公司基本上自己不做車險理賠業務,一般都委託給專業車險公估公司操作。譬如:在馬來西亞約有 95% 以上的出險車輛,都是由公估行進行定損和理算;在香港, 95% 以上出險車輛的查勘定損都是由專職的車險公估行來做;在新加坡和日本,絕大多數車險理賠案件也交由專業的車險公估公司做;韓國《保險法》明確規定保險公司應聘用理賠公估人員對保險事故的損失及保險金額進行公估,或者委託從事理賠公估事務的專業人才擔任此項工作;在德國、法國都有多家規模較大的從事車險理賠、救援等一系列汽車服務的公司。

這些做法不僅降低了不合理的賠款,在保證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方面成效顯著,同時也給客戶提供了公平、高效、優質的服務。借鑑國際經驗,在更高層次上與各類保險中介機構發展業務合作關係己經成為中國保險業提高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為降低保險公司主要要素成本之一的人力資源成本,保持財務穩健,國內財險公司正在紛紛謀求與中介機構全方位的合作,逐漸把行銷剝離給經紀公司、代理公司,把理賠剝離給公估公司己成業內共識。中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的發展趨勢給仍處於起步階段的中介業帶來了無限商機。正是這種歷史條件催生了保險公司與保險公估公司的合作。

公估人接手車險定損

2001 年 4 月,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經過慎重抉擇,主動在車險理賠中引進國際通行的公估機制,與當時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分支機構最多的深圳民太安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合作,逐漸由公估接手車險定損。這是國內最早的車險理賠引入公估機制的嘗試。在保險公估業發展並不順利的當時,這種嘗試既需要遠見卓識,更需要魄力勇氣。

太保產險深圳分公司總經理張恆國先生在回答記者有關汽車定損權利讓渡的問題時說:我們是被市場逼到這一步的。他認為汽車專業公估的誕生是水到渠成的市場選擇,讓渡了定損權,保險公司有更多的精力做好其他業務,提高市場競爭力。

經過兩年多的合作實踐,車險理賠引進公估機制實現了保險公司、客戶和公估公司 “ 三贏 ” 的局面,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首先,公估公司查勘、定損,其公平、公正、公開的身份和做法有效緩解了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的矛盾,客戶滿意度大大提高;其次,由於保險公司不必承擔查勘理賠人員薪酬等開支,只需要按案件數支付公估費,而公估費則可打入賠案進行再保險分攤,所以引進公估公司有效地節約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同時,保險公司核賠技術和人員得到了補充,增強了查勘的時效性,為準確理賠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再次,公估公司從合作中得到了合理的報酬,找到了新的商機。

正是在保險發展大勢下,深圳民太安汽車保險公估有限公司順勢而生,為我國保險理賠體制改革做了有益的嘗試,也必將在我國保險公估史上留下應有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