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師如此理"財" 強!

   

手裡的“閒錢”該如何打理?隨著基金和股市的火爆,“理財規劃師”這一新興職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據了解,以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為例,從2005年首次推出考試,經過短短的2年時間,全國已有近5000人通過考試成為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天津地區經過1年多的發展,也有近400名合格的註冊理財規劃師誕生。

手裡的“閒錢”越來越多了,怎么讓“錢”生“錢”成為目前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投資房產、基金、股票、古玩……儘管人們的選擇不一而足,卻通常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跟風心態明顯。
 
在一種投資炙手可熱的時候,人們往往容易忽略它的風險,可當這種潛在的風險一旦成為現實,不少投資者在捶胸頓足之後才翻然悔悟——理財,也是一門學問,有“才”才能有“財”。如何讓個人手中的錢增值,如何讓企業的資產增值,如何規避投資風險,在越來越多的問題讓人們去思考的時候,投資熱催生了理財規劃師這一代客理財的新興職業。

理財規劃師,顧名思義,其職責就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深入審視客戶的財務問題,並發現其財務的問題,根據客戶的需求或是目標,制定相應的方案,方案當中會有相應的理財產品。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的由理財規劃師專業委員會編寫的《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標準》於2004年8月面向社會正式頒布,這不僅意味著理財規劃師這個職業正式被納入國家職業大典中,也意味著理財規劃師這個職業有了國家統一制定的從業標準。有權威專家預計,我國理財規劃師的缺口為20萬人,2006年中國個人理財市場預計將增長到570多億美元,並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未來5到10年,理財規劃師將成為國內最具有吸引力的職業之一,國內理財規劃師的年薪應該在10萬到100萬元人民幣之間。

讓百姓也有自己的“經紀人”

崔欣:天津市交通銀行氣象台路支行副行長,本市首批取得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者之一。

市場現狀 證書多規範少

隨著人們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理財規劃師”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證書,目前本市各家銀行都有考“理財規劃師”這個證書的,同時保險行業、信託公司、公司的財務人員等也都有考這個證書的。但目前市場上類似的證書比較多,而且中國本土化的理財規劃師標準尚未出台。

職業角色 經紀人是方向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裡的“閒錢”越來越多了,理財投資意識也越來越強,但各種投資在伴隨豐厚收益的同時也是有風險的。在這種情況下,代客理財成為如今金融機構的一個重要職能。其實,在國外,也不是每個老百姓都自己去理財的,有專門的“經紀人”替別人打理財產。雖然目前我國的“理財規劃師”在一定程度上仍局限於金融行業內部,但“經紀人”是它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此外,隨著我國個人所得稅徵收的規範化和制度化,“理財規劃師”代人打理個人稅收,合理避稅也是一個發展方向。可以說,“理財規劃師”的發展前景很大。

職業素養 考證後需深造

儘管人們越來越需要專業的理財顧問,使得“理財規劃師”證書在近一兩年內迅速升溫,但理財規劃師不僅應該是一個證書,更應該是一個組織,為考取這個證書的從業人員搭建一個交流的平台,讓大家能繼續深入學習。因為僅靠幾個月的集訓取證,而沒有後期的實踐和對理財知識的更新學習,證書便發揮不出它更大的價值。

建議一 非金融從業人員目前沒必要考

對於眼下投資熱,許多人都有考“理財規劃師”證書讓自己能更專業地理財的想法,崔欣建議,如果不是金融業內的人士,完全可以通過多聽一些免費的理財講座來增加自己的理財知識,而沒有必要去考取這個證書。

建議二 多條渠道投資分散風險

雖然目前人們的理財投資意識越來越強,但盲目跟風的狀態卻也表明了人們投資意識的不成熟。以基金來說,前幾年少人問津的基金如今是剛一發售便被人們搶購一空,人們在被基金近一兩年的豐厚收益吸引的同時,卻忽略了基金投資的風險,這並不是一種理智的做法。合理的理財方案應當是把資金投放在多條渠道上,以分散投資的風險。比如,除基金和股市外,可以適當考慮保險、古玩等其他的投資市場。

業內

視點

詞典

業內

四種理財師任你選

1、註冊理財規劃師(cfp):又稱為註冊理財策劃師或金融策劃師,主要職責是為個人提供全方位的專業理財建議,保證人們財務獨立和金融安全,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與風險偏好,提供全面財務建議。

2、勞動部理財規劃師:分為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與高級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勞動部理財規劃師認證考試作為國家認證考試,是一種職業入門認證考試。

3、註冊財務策劃師(rfp):由總部設在美國的註冊財務策劃師學會主辦,主要課程包括基礎財務策劃、投資學、保險及退休策劃、稅務及遺產策劃、高級財務策劃等。

4、國際金融理財師與金融理財師: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金融理財基礎、投資規劃、個人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員工福利與退休計畫、個人稅務及遺產籌劃等五個模組,是金融職業水平資格認證。

支招業內

證書“內”“外”有別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理財規劃師的資格認證以及相關的證書比較多,學員在選擇考試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認證考試。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理財規劃師資格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國內本土的理財規劃師資格考試,二是海外的理財規劃師認證在中國的翻版。

第一種認證的代表主要有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和勞動部理財規劃師。其中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由中國註冊理財規劃師協會主辦,目前全國已有近5000人通過考試取得該資格。勞動部理財規劃師認證考試,屬於一種職業入門型認證考試,於2006年11月正式開始施行全國統考制度,於每年5月和11月進行兩次考試。第二種認證的代表有註冊金融理財師(afp)、註冊財務策劃師(rfp),特許財富管理師(cwm)等等。這類認證主要是由國外一些理財師認證組織,在中國成立分公司或培訓機構,向國內考生提供培訓考試。考生獲得的認證實際上是國外認證或國外認證在中國的變種,這種認證在國內某些地區有一定的認可度,但並不是所有地區及機構都認可,考生在選擇時應慎重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