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型商品成本管理與核算

  分割型商品在生鮮的一些部門(例如:果蔬、水產、肉類)都有經營。在果蔬、水產和熟食會出現的少一些,其中肉類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現在假設用¥10.00/kg的價格訂了一批豬,但不可能將訂回來的豬整片的賣出去,因為太大了沒有人會買,要象菜市場的小販一樣要將整片豬切開,把它分成豬手、瘦肉、五花肉、排骨、豬梅肉等等部位。當分割完之後,我們按什麼樣的價格出售,是所有的部位都按照¥10.00/kg來計算成本,然後加價賣出去嗎?當然不可以。

市場上豬的不同部位,賣的價格是不同的,相差甚至很大,為了保持競爭力不可能把價格賣的太低或太高。按照市場的價格去賣,如果豬的品質不同或等級不同,恐怕賣完了會發現原來做了虧本生意。事前做一個較為準確的成本核算,計算出每個分割部位的實際成本,對制定正確的價格將會很有幫助的,而且會有助於相關人員分析本部門的贏利狀況。
一頭豬或者是一頭牛,在分割時按照一個標準,只要品質是相同的,每個部位分割出來的比率應該是很接近的。這樣也就為做一個準確的成本核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分割商品成本核算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來找這個標準。不同等級的商品,分割率是不同的。同樣大小的一級豬和二級豬相比,一級豬分割出來的瘦肉一定要比二級豬要多。這個標準在商品的採購環節中就已經開始了第一步,在採購人員訂貨的時候就已經清楚所採購商品的等級,接著根據採購商品的質量等級來核算出每個不同部位的成本價格,綜合市場因素訂出合理的售價;然後在收貨的環節把握好進入賣場的商品品質,保證所有進入賣場的商品品質是符合採購標準的;最後在加工操作環節上,根據正確的手冊去進行規範的分割。
能夠做到以上幾點,無論是採購人員還是賣場的操作人員都會對自己的部的銷售和贏利狀況做到心裡有數,通過對分割後各部位的銷售分析來做到保持有效庫存的合理訂貨。靈活、沉穩的面對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