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型商品成本管理與核算

  組合型商品在生鮮的眾部門中以自制麵包和熟食兩個部門最為典型,在果蔬、肉類和水產配菜也很常見,例如:松仁玉米的配菜、宮爆肉丁的配菜、甲魚滋補湯的湯料等等。
以麵包為例,當顧客從賣場裡買到新鮮出爐的麵包高高興興的離去時,作為工作人員看到這一切心中會充滿了成就感,但是在這種成就感後面卻隱藏著一些顧客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的複雜的合作過程。

製作一個麵包需要有麵粉、砂糖、雞蛋、牛油、酵母、鹽、改良劑、水等等,一大堆的原材料經過攪拌、成型、發酵、烘烤等一系列複雜的加工製作過程之後,最終顧客可以購買到一個麵包。所有的原材料全部都是分開進貨,麵粉、砂糖、雞蛋等都有各自的採購成本,經過一番這樣的混合和工藝之後,做出來的麵包成本一個是多少錢,怎么來計算、依據什麼來定零售價格。我們在所有的配料型商品加工生產過程中應充分運用標準的操作手冊。
在標準化手冊中,生鮮區中應該對每一個單品進行詳細的成本核算並制定操作規範。例:生產出一個400g的三文治麵包,其中麵粉、砂糖、雞蛋、油等原材料各需要多少克,而每個三文治麵包中這些原材料的採購成本各是多少,然後除去合理的損耗比例,計算出每個三文治麵包的實際綜合成本是多少,再附上生產三文治麵包的生產加工的過程,具體到攪拌的速度和時間、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加入一些什麼樣的輔助配料、發酵的溫度和時間、烘烤的溫度和時間等等。然後將手冊傳遞給現場管理的人員,進行溝通讓每一個管理者和操作者都清楚的知道,每一個產品的製作工藝和成本狀況。
標準化手冊的另一個意義在於能夠幫助現場管理的人員通過對產成品的銷售分析,更加合理的安排每一種商品的生產計畫。對於加工環節的每一個人可以根據手冊中給到的數據和生產計畫的數量來配料生產,提高工作效率,真正的達到節約成本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