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財務與會計》的相關知識點(二)

 二、報表修正 
會計政策變更:
1.發生當期的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
2.利潤表的上年數
會計差錯更正:
1.發生當期的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
2.利潤表的上年數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1.年度資產負債表的年末數
2.年度利潤表的當年數
3.發生此業務當月的資產負債表的年初數。
稅前會計利潤差額對所得稅費用的影響
1.稅前會計利潤差額不構成差異,即會計和稅法的口徑一致。如發生在所得稅彙算清繳之前,不論是應付稅款法還是納稅影響會計法,都通過應交稅金科目核算。如果是發生在所得稅彙算清繳之後,應付稅款法不做帳務處理,而納稅影響會計法則通過遞延稅款科目核算。
2.稅前會計利潤差額構成永久性差異,即會計和稅法的口徑不一致。無論是應付稅款法還是納稅影響會計法,都不做帳務處理。
財務分析中常用的財務比率
(一)反映償債能力的比率
1.流動比率
(1)流動比率的計算
流動比率是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即: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
(2)流動比率的評價標準
一般來說,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流動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但是過高的流動比率,可能是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的結果;也可能反映企業擁有過多的現金,說明企業資金利用不充分,有可能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另外,企業所處行業性質不同,對資產的流動性要求也不同;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方式也會影響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
(1)速動比率的計算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實驗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即: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企業短期內可變現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於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後的金額,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和應收賬款等。
(2)速動比率的評價標準
一般而言,速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速動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各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根據行業特徵和其他因素加以評價,同時還應注意對應收賬款變現能力這一因素的分析。
3.現金比率
(1)現金比率的計算
現金比率是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即: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該指標反映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注意這裡的現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現金比率的評價標準
一般來說,現金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是可能會降低企業的獲利能力;現金比率越低,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差,短期償債能力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