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築設計原理

1.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口規模可分為居住區、小區、組團。
 居住區:10000~16000戶,3000~50000人。
 居住小區:3000~5000戶,10000~15000人。
 組團:300~1000戶,1000~3000人
2.住宅設計一般以套型為單位進行。
3.住宅底層嚴禁布置火災危險性甲乙類物質的商店,不應布置產生噪聲的娛樂場所
4.地下室、貯藏室等房間的最低淨高不應低於2.0米
5.室內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米時,宜設休息平台
6.外牆內保溫所占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煙道、風道、管道井不計入使用面積;陽台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壁櫃應計入使用面積
7.鏇轉樓梯兩級的平面角度不大於10度,且每級離內側扶手中心0.25處的踏步寬度要大於0.22米
8.室內台階宜150×300;室外台階寬宜350左右,高寬比不宜大於1:2.5
9.住宅公用樓梯踏步寬不應小於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於0.175m
10.住宅梯段寬度不應小於1.1m(6層及以下一邊設欄桿的可為1.0m),淨空高度2.2m
11.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欄桿長度大於0.5m時應為1.05m
12.住宅套內樓梯梯段的最小淨寬兩邊牆的0.9m,一邊臨空的0.75m。住宅室內樓梯踏步寬不應小於0.22m,踏步高度不應小大0.20m
13.門洞共用外門寬1.2m,戶門臥室起居室0.9m,廚房0.8m,衛生間及陽台門0.7m,所有門洞高為2.0m
14.住宅層高不宜高於2.8m
15.臥室起居室淨高≥2.4m,其局部淨高≥2.1m(且其不應大於使用面積的1/3)
16.利用坡頂作起居室臥室的,一半面積淨高不應低於2.1m。利用坡頂空間時,淨高低於1.2m處不計使用面積;1.2--2.1m計一半使用面積;高於2.1m全計使用面積
17.放家具牆面長3m,無直接採光的廳面積不應大於10m2
18.廚房面積ⅰ、ⅱ≥4m2;ⅲ、ⅳ≥5m2。住宅廚房的操作面淨長度應不小於2.1米。
19.廚房淨寬單面設備不應小於1.5m;雙面布置設備間淨距不應小於0.9m
20.住宅套型共分四類使用面積分別為34、45、56、68m2
21.單人臥室≥6m2;雙人臥室≥10m2;兼起居室臥室≥12m2;
22.衛生間面積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
23.廚房、衛生間淨高2.2m
24.廚房、衛生間的樓地面標高應略低於走道標高,並應有不小於0.5%的坡度坡向地漏或地溝。
25.住宅樓梯窗台距樓地面淨高度低於0.9米時,不論窗開啟與否,均應有防護措施
26.陽台欄桿淨高1.05m;中高層為1.1m(但要≤1.2;桿件淨距≤0.11)。
27.無外窗的衛生間應設定防回流構造的排氣通風道、預留排氣機械的位置。廚衛門應在下部設定≥0.02㎡的固定百葉,或距地≥30mm的縫隙。
28.每套應設陽台或平台、應設定晾衣設施、頂層應設雨罩;陽台、雨罩均應作有組織排水;陽台宜做防水;雨罩應做防水
29.起居室、臥室、廚房應直接採光,臥室、起居室採光係數≥1,窗地比1:7;梯間分別為0.5、1:12。
30.臥室、起居室、明衛的通風開口面積≥該房間地板面積的1/20。廚房≥1/10,且≥0.6㎡。
31.採用自然通風的臥室,通風開口面積與該房間地板面積之比不應小於1/20。
32.寒冷、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的住宅,西面應採取遮陽措施。
33.嚴寒地區的住宅出入口,各種朝向均應設防寒門斗或保溫門。
34.嚴寒、寒冷地區的建築體形係數≤0.3。
35.設定電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當室內外有高差時,應設輪椅坡道和扶手。
36.住宅建築中不宜設定的附屬公共用房有鍋爐房、變壓器室、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商店。但有廚房的飲食店可設。
37.躍層指套內空間跨躍兩樓層及以上的住宅
38.在坡地上建住宅,當建築物與等高線垂直時,採用跌落方式較為經濟
39.住宅建築工程評估指標體系表中有一級和二級指標
40.7層及以上、入口地面大於16米的住宅必須設電梯
41.地震區的住宅結構宜採取縱橫牆混合承重的布置方式
42.套內入口過道淨寬不宜小於1.2m;通臥室、起居室的過道1m;通輔助房的過道0.9m
43.套內吊櫃淨高不應小於0.4m;壁櫃淨深不宜小於0.5m。
44.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內的允許噪聲級(a聲級):晝間不應大於50db;夜間不應大於40db。住宅分戶牆和樓板的計權空氣聲隔聲量不應小於40db;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宜小於或等於7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