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探討:三起自來水型傷寒暴發疫情案例分析

一、理論背景介紹
⒈ 傷寒是由沙門菌屬傷寒桿菌、副甲、乙、丙副傷桿菌引起的乙類腸道傳染病,可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蒼蠅等途徑傳播而形成多種類型的流行。傷寒的常見潛伏期為12~18天,最短7天,最長23天[1]。其病理改變主要是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增生,以迴腸下段淋巴組織病變最明顯。傷寒典型的臨床特徵為持續發熱、相對緩脈、全身中毒症狀、消化道症狀、玫瑰疹、肝脾腫大與白細胞減少等,傷寒較常見的併發症為腸出血、腸穿孔、肺部感染、傷寒肝炎、心肌炎、腎損害等。
⒉ 傷寒的診斷:以細菌培養為主,並可用血清學診斷,如肥達反應(試管法)和微量凝集試驗,o凝集價≥1︰80、h凝集價≥1︰160才有診斷價值[2]。
⒊ 傷寒的流行史及現狀:
傷寒與副傷寒的年發病率: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一般高達30~100/10萬,1953年後普遍下降。我國為傷寒病的多發區,1986年前每年發病率仍在10/10萬以上,但以後逐年下降,僅有發生局部的暴發流行。如江蘇、浙江、湖北、湖南、貴州等地均有暴發流行事例發生,多以水型為主,食物型暴發亦有發生。一般地傷寒沙門菌占首位(96.25%),乙型副傷寒占2%,甲型副傷寒占1%,丙型副傷寒占0.4%[2]。 
江蘇省是我國傷寒高發區之一,傷寒的發病率一直居全國前列。1980~1998年疫情資料顯示:全省累計報告病人423795例,年平均發病率34.34/10萬。全年各月均有發病,但8~11月份病例較多,占總病例數的51.43%,有明顯的秋季高峰,傷寒潛伏期3~45天,平均15天。因此,傷寒患者感染的高峰期應在8~9月份,我省傷寒發病可分為四個階段:4~7月份的上升期,8~11月份的流行期,12~次年1月份的下降期,2~3月份的低發期。傷寒高發區為蘇南太湖和蘇北里下河這兩個水網地區。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和鹽城五市的發病數占總發病數的76.83%,而這五個地區的人口只占全省總人口的39.72%左右。1987~1998年全省報告暴發疫情369起,報告病人8595例,暴發原因以水型為主,1987~1998年共發生286起,占77.51%。近年暴發疫情逐年大幅減少,但由食物引起暴發的比例則有所上升,從1992年前的平均4.80%上升到1992年後的平均33.33%[3]。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我省發病率逐年下降,其中1年居全國首位,7年居第2位,近兩年退居第4位。1998年降至7.23/10萬,達歷史最低水平[4]。
⒋ 爆發:是指在一個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中,短時間內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現,這些人多有相同的傳染源或傳播途徑。大多數病人常同時出現在該病的最長潛伏期內。


二、案例背景資料
⒈丹陽市某鎮傷寒暴發疫情
1.1流行病學特徵:某鎮地處九曲河上游,共有行政村20個,人口數(92年年終人口)33892,1993年年初至10月2日共發生傷寒219例,總發病率646.17/10萬,比92年同期上升1725%,其中1~8月底該鎮共報告傷寒76例。進入9月份以後,該鎮傷寒發病數陡增,從9月1日至10月2日報告傷寒143例,受威脅人口數18828人,罹患率759.50/10萬。具體分布情況見圖一和圖二。
143例傷寒病人分布在16個行政村,其中9個行政村使用自來水,發病127人;7個行政村不使用自來水,發病16人,其中13人在自來水供水範圍內工作或學習。
143例傷寒病人中,男86例,女57例,男女比例為1.51︰1。發病最小年齡3歲,最大者64歲。病例集中在6~30歲年齡段,占總發病數的81.20%。病人數以農民(39例)為最高,余依次為工人(35例)、國小生(34例)、中學生(23例)和其他人群。
1.2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所有報告病例均進行個案核實調查,多數病人最高體溫達40℃以上,持續發熱天數7~10天,發熱10天以上者有十餘人。無欲貌、相對緩脈者分別占80%和30~40%。脾腫大最大的達肋下2cm,無病人發生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 。實驗室檢查:1、肥達氏反應:o凝集價≥1︰80、h凝集價≥1︰160占100%。2、血培養:共采急性期血樣11份,檢出傷寒桿菌者7人,檢出陽性率為63.6%。
1.3處理過程:9月10日某醫院報告當天有6例傷寒病人,9月1日~10日共確診傷寒18例。11日丹陽市衛生防疫站組織的傷寒疫情調查處理小組到某,經現場核實診斷、調查分析,認為是一起傷寒水型暴發。同時提出七點綜合性防治和控制措施並具體落實。9月15日,由丹陽市衛生局組織的傷寒暴發疫情領導小組又將防控措施制訂、增加為十二點並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包括加強自來水的消毒、監測;對發生病人較多的重點村進行全民預防服藥;加強傳染源管理,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防止併發症,掌握疫情動態,做好疫點消毒處理工作;強化飲服行業衛生監督管理;對中國小校等重點人群加強保護;對家庭末梢水及井水進行二次消毒;向民眾發放宣傳材料,加強傷寒等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宣教工作;採集病人血液、糞便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與診斷;進行相關預防和消殺藥品準備;全市抽調數名醫護人員,加強當地防治技術力量;密切注視九曲河流域其它各鄉鎮的疫情動態,預防更大規模疫情發生;向政府及時匯報疫情進展,以得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等。
採取以上綜合防控措施後,疫情迅速回落,自9月上中旬發病高峰後,經過一個最長潛伏期(23天),10月3日起,不再有二代病人發生。
⒉丹徒區姚橋鎮、寶埝鎮傷寒暴發疫情
2.1流行病學特徵:兩起暴發疫情均發生在夏秋季,其中姚橋鎮為7月21日一8月31日,歷時41天,共報告病例119例;寶埝鎮為10月17日~11月7日,歷時22天,報告病例66例。
將疫點居民按其飲用水類型分為兩組,飲用自來水群組的傷寒罹患率為(139/9310)1.49%,遠高於飲用井、河水人群組(46/17933)0.26%,兩者之間有顯著差異。對有喝生水習慣的人群與無此習慣的人群進行比較,兩者之間傷寒罹患率有顯著差異。對其中611名有喝生水習慣的人群進一步分析發現喝生自來水群的傷寒罹患率為(11/143)7.49%,顯著高於喝生地表水的人群(6/468)1.28%.
兩起疫情185名患者中,發病年齡最小5歲,最大77歲,病例集中在10~39歲年齡段,占總發病數的74.15%,其中10~歲、20~歲年齡組罹患率與其他各年齡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男女間發病無顯著性差異(p>0.05),男性患病數略多於女性,男︰女=1︰0.75。
不同職業人群間的罹患率存在顯著差異,以學生為最高,余依次為農民、工人和其他人群,農民與工人之間的罹患率無顯著性差異。
2.2實驗室檢測:185名傷寒病例經血、糞標本檢測證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