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師解析高考英語大綱 (2)

  我想還有100天的日子裡面,我的主要思想就是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我們已經幹了不少活了,做了不少努力了,怎么樣能夠經過這種訓練之後,善於提煉、總結、梳理高中的內容。必須回歸教材才能吃透教材,這是硬工夫,是托底之功,所以是攻略之關鍵。所以是從閱讀方面要從課文這裡做底。

第二方面就是要注意一下從歷年高考的閱讀材料里汲取經驗,能夠熟悉高考這么多年考的基本趨向和基本規律,然後我們就能夠比較沉著的應戰了。

我想從這方面還有一個策略思想,就是不管是高考也好,還是語言訓練也好,都應該從篇章層次方面去突破,這是最主要的。一個人的文化積澱主要從閱讀這方面培養起來的。看這個人英語程度怎么樣?就是文章他能不能看。比如書報雜誌都看不懂,或者很難看懂,我們不能說這個人英語學習已經學到了。我認為在高考複習方面也是這樣,儘可能給時間,除了做一些片子之外,也要做一些其它的,比如書報、雜誌方面的學習。

下面我就從這幾個方面做一些實驗,我們看是不是能夠給同學一些啟發。

我認為學外語最好途徑就是從語篇學習為突破口,閱讀能力分幾個層次:比如第一個就是辭彙、語彙在認知、套用方面怎么樣。能認字是第一關。第二了解這篇文章的篇章結構,也就是文體結構,還有寫作手法。第三要了解內容。比如說具體的信息捕捉、辭彙的詮釋、分析、判斷、提煉、判斷、推理,以及觀點確認等等。第四就是關於速度。如果高考訓練到最後,速度上不去,你仍然是不能夠打下這場仗來。

我現在據不很確切的統計,高考速度這么多年來,一直是每分鐘68個單詞,應該是7到9每分鐘,這樣的速度就可以拿下。這個技巧是通過這么長時間的迅速,應該得到這樣一個速度。在高考當中一共5道題,平均每道題7分鐘完成。今後在今後訓練當中看看自己這方面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第五方面,應該做到文段的英漢互譯,儘管高考並不考翻譯,但是不能因為不考就忽略這一點。要看懂這篇文章的某些段落,不容易看懂的時候,應該藉助於辭典,或者問問別的人,問問老師,到底漢語是什麼意思。

第六方面,絕對不能忽略書報雜誌的能力。書報雜誌的理解能力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課。建議同學們能夠在今後的複習當中,不能說每天看,也要差不多。新聞報導以及相關的科技小品,以及故事等等,方方面面都應該涉獵一些。這樣才使我們語言能夠豐富起來。這就是一個閱歷的積累過程。

當然我們在高三的複習當中有一個方法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一定要做閱讀筆記。如果說你平常看完了,就是看看而已,那你就只是看看罷了,至於會不會呢?記住了沒有呢?就不好說了。我希望能夠拿起筆落在紙上,做比較具體的筆記工作。我覺得在我的教學實踐當中,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他們都感到做閱讀筆記是人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這個人學東西都不做筆記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太大收穫,只是比較草率的看一遍,而做筆記就是比較深入的學習,我希望能夠做到看一些東西的時候,拿一個本子記一下,比如這篇文章有多少辭彙,把它採集下來,不認識的,查一查辭典裡面的詞條,把這個句子學會。

另外注意在語篇當中學辭彙的訓練。另外就是學語篇結構。是什麼樣的文體?是議論文,還是敘述文,還是套用文等等。把文體搞清,它的結構怎么樣拼成的,怎么樣從開頭、中間、結尾拼成的,這樣一種文章的文體結構要認真的去領略。

第三語篇和聽力的訓練也是有聯繫的。我們可不可以把聽力的語篇拿下來作為閱讀呢?或者做一些聽寫或者閱讀理解這方面的再加工,這樣可以不浪費某些原料資源。在閱讀報刊雜誌的時候也是同樣這樣做,做一些筆記,記錄一些比較重要的辭彙。

在這裡我特別希望同學能夠注意語篇和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關係。你看很多文章,包括短篇、長篇、中篇的東西之後,你會看到很多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和作文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怎么樣去謀篇,怎么樣把句型結構處理得更好,這方面對作文的教育影響非常深。因此我希望同學們應該在這方面強調一下閱讀訓練作為一個主線牽動其他的能力來做,比如包括語篇和語法的關係。

2004年有一篇文章,使我印象很深,講到了當別人傷害你的時候,你要學會原諒別人、寬容別人。這是一說明文,裡面特別提到了它的結構,首先說為什麼原諒別人,然後說怎樣去寬容別人。用四個方面來說。所以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這方面注意一下文章的結構。這篇文章結構用了很多的祈使句,就是你不要老等著別人給你道歉,你要特別的尋找周圍的愛、美和善,這些都是祈使句,中間還加了很多定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等,如果你通過抄寫理出句型來,你會發現這篇文章所有的句型結構都在這裡了,有的時候我們覺得語法掌握不好,通過語篇可以完全挖掘出這些東西來,如果把這些東西歸納好,加一些其他的補充,梳理出來語法的脈絡,語法就基本通過了。我想語篇在這方面的作用可以說是無從不包的。應該對這方面努力的嘗試一下,認真的記筆記,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好處和甜頭。這方面我就簡單說到這裡。做筆記是很重要的。

這裡有一個很值得提的問題,我們在閱讀方面不要過於的浮躁。我們平常做題做慣了,每天都是非常緊張的做題,匆匆忙忙,快速搜尋。這是一種在考場上的功夫。但是不能把每天干的活兒得完全乾這一種類型,也可以做一些其它的。比如說細嚼慢咽這種的。不要老是做囫圇吞棗那一種。我發現有的同學看完之後,有的時候看不太明白,但是也湊合蒙上一個a、b之類,但是文章裡面的內容不太知道,考場上是不會那么細的。在考場之外的準備過程當中,我認為還是要有一些時間來細嚼慢咽這些東西。我覺得這樣可能會有一部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