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給你一點“顏色”看 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專業

  綠意醉人心 ——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專業

城市人,每天24小時都對著“石屎(粵語中的“水泥”一詞)森林”,車水馬龍沖淡了綠色生態的氧分子;噪音、廢氣驅走了在枝頭鳴叫的雀鳥。備受生活快速節奏和工作壓力束縛的我們,一到工余時間就到處尋求休閒的方式。繼形形色色的購物旅遊、觀光旅遊之後,森林旅遊無疑是21世紀的新寵,成為我國旅遊產業的後起之秀。
我國現代森林旅遊業起步較晚,在20世紀80年代初才開始真正興起和發展起來。在20多年時間裡,森林旅遊業的建設和理論研究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國成為世界上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國家,森林旅遊業已經成為林業產業中最具活力和最有希望的新的經濟成長點,是林業建設和發展的“朝陽產業”。據國家旅遊總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共有874處國家森林公園,森林旅遊開展得比較好,已具一定規模的亦有120多家。大力發展森林旅遊,既迎合現代人的生活品質需求,亦能創造龐大的“綠色”經濟。以北京為例,北京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森林旅遊區24個,總面積達到4.1萬公頃。僅去年,北京市森林公園及旅遊景區新增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投資達4000多萬元,接待遊客200萬人次,總收入8500餘萬元。未來3年,北京的森林旅遊業將逐步形成以高山幽林、林水映輝、科普考察、康體度假為主的森林休閒旅遊區,計畫年接待量300萬人次,總收入達2億元。
與森林旅遊業一樣,我國森林旅遊教育及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1987年,中南林學院在全國首次招收森林旅遊方向碩士研究生,主攻森林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1993年,原國家教委和原林業部批准設定森林旅遊專業,一些學校開始招收森林旅遊本科和專科生,一些中等學校也開設了森林旅遊學科的課程;1998年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森林旅遊專業更名為“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專業”。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顧名思義,就是保護森林資源包括動物和植物,防治森林病蟲害,並進行森林遊憩資源的開發利用與規劃設計。據悉,大多數農林院校都開設了該專業,如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等,很多學校還設定了不同的專業方向,如景區規劃與管理、森林資產管理、旅遊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