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母題”成色幾何

  近來,隨著聯考網上報名工作的開始,與之相伴的另一個熱門話題即所謂的“聯考母題”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記者在一些廣告宣傳中看到這樣的字眼,“2007年聯考內容已圈定?”、“天機大泄露———精明的家長首選聯考、中考‘母題’”等等極具煽動性的用詞。而通常是由幾本複習題冊子再加上一些光碟、試題預測試卷組成的“母題”,身價則不菲,最少的也要賣到四五百元,最多的則接近千元。

//-->

●“母題”熱起源去年,利益巨大是根源

記者採訪了一些中國小課外輔導的業內人士了解到,這種“母題”熱的現象最早起源於去年。據了解,對於業內人士來說,這種所謂的“母題”事實上在行業內已經不是新事物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母題”的熱潮應該說在去年達到了一個高峰,有的機構甚至靠賣母題資料,一下子在全國範圍內掙到了幾千萬元,這是業內共知的事實。這位負責人說,平心而論這些所謂的“母題”與普通的複習教材,本質的差異很小,只不過包裝和炒作上“母題”這個駭人的外衣而已。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母題”熱的競爭也變得更加讓人難以接受了。如果說,以往的“母題”還是把原有的普通複習指導叢書“舊酒裝新瓶”的惡度炒作,而今年的一些打著母題幌子的教輔資料,其質量和內容都是很惡劣的,粗製濫造且不說,甚至有的輔導書的內容完全與考試大綱違背,就是徹底的誤導考生了。

●“母題”熱是因為觸動了學生和家長的敏感“神經”

“母題”之所以大熱,讓一些人賺得缽滿盆滿,其中不得不說的原因是觸動了一些家長和學生的敏感“神經”。記者發現,對於母題的話題大部分馬上應考的考生和家長都知道此事,而且記者在網上也看到在不少家長論壇上,家長們對“母題是否真的有效”的話題是最熱門的帖子。

北京四中具有多年聯考畢業班經驗的老師一語中的地說,聯考前的複習階段,學生們心情都會變得緊張起來,特別是從寒假起進入複習的第二階段,很多同學特別是成績稍微差一些的學生更是慌了神,手忙腳亂,而家長也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口就吃成大胖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紛紛把希望寄託到複習資料上,期望某一本、或者某些複習資料是靈丹妙藥,看了就使自己的學習成績一下子突飛猛進。於是很多同學、家長在複習資料上花起錢來毫不吝惜,甚至一擲千金。

●“母題”到底成色幾何

各色的“母題”輔導教材層出不窮,其中大都在標榜自己的母題具有多么高的命中率,如去年北京聯考的作文題目《北京的符號》就被某母題以“北京的色彩”命中,那么他們對於考生來說,到底能在複習中體現出多么大的價值呢?記者專程採訪了一些專家和老師,請他們給“母題”的成色鑑定一下。

某重點中學的吳老師介紹,她曾經看過一些聯考母題,因此給出了對於母題的評價,拿一套理綜的母題為例分析,其中化學的分類是按著題形分類,而不是知識點,這樣的分類方法沒有依照以考試大綱的知識點進行分類,雖然題講得比較細緻,但是分類不科學,知識點分散,沒有重點,很難讓考生找到自己的漏洞,而且節奏很慢。尤其是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並沒有利用光碟的生動形式進行詳細的講解,依舊僅僅是照著答案念。而生物和物理,先把知識點串講一遍,然後再把相應的題講一遍,其實這是學校很普通也很大眾的複習方法。所以感覺,只是把課堂上的東西搬到家裡來了。唯一比較好的優勢就在於光碟可以反覆播放,有利於學生對部分題型的反覆強化。因此,對這套母題能起效果的是那種知識點清晰,成績穩定的學生。而對於知識點漏洞比較多的差一些的學生來說,知識點的梳理不夠科學,且形勢與課堂無二,也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對他們的幫助不會太大。

  教育專家指出,要說中聯考的所謂“母題”,其實就是考試大綱和課本。至於有些“母題”能與最終的命題有些神似,箇中原因也並不複雜神秘。首先,近年的中聯考越來越重視與時俱進的考察,因此每年的一些命題是必然要結合當前的時事熱點,而這種情況是公開的秘密,對於那些專著研究考試出題的“專家”們,摸準這點脈搏難度並不大。其次,中聯考對綜合能力的關注也越來越高,實際上綜合能力的題型也都是基礎知識點的綜合,而基礎知識點的範圍也就是那些,只不過用不同的方法方式進行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