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7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科目考試大綱

  根據《上海市2007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實施方案》,上海市2007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科目筆試分為《政法》、《綜合管理》、《經濟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城市建設管理》六大類。
專業科目的考試時限為60分鐘,滿分50分。全部試題均為客觀性試題,試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務必攜帶的考試文具包括鋼筆或原子筆、2b鉛筆和橡皮。要求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試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為了便於考生參加上海市2007年考試錄用公務員的專業科目筆試,我們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上海市2007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科目考試大綱》,經上海市人事局公務員管理處同意公布。
專業科目考試不指定考試用書。考生可根據自己報考的專業科目,選擇相應的考試大綱進行考前準備。《政法》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法律的一般原理

一.法律的概念:法律的基本特徵,法律的本質,法律的要素,法律的分類,法律的作用。
二.法律的制定:立法體制,立法原則,法律的淵源,法律的效力,法律體系。
三.法律的實施:法律遵守,法律執行,法律適用,法律關係,法律解釋,法律責任。
四.法律的歷史發展:中國法律傳統的特點,世界主要法系,法治國家。

第二部分 憲 法

一.憲法概述:憲法的概念,憲法的歷史發展,憲法的原則,憲法監督保障制度。
二.國家的基本制度:國體,政體,選舉制度,國家結構形式,國家的經濟制度。
三.權利和義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的基本義務。
四.國家機構:國家機構的活動原則,中央國家機關,地方國家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

第三部分 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淵源,行政法律關係。
二.行政主體:行政機關,公務員,行政相對人。
三.行政行為概述:行政行為的概念,行政行為的分類,行政行為成立的條件,行政行為的效力,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和廢止。
四.幾種主要的行政行為:行政立法,行政確認,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行政裁決。
五.行政複議:行政複議的概念和原則,行政複議的範圍,行政複議的管轄,行政複議的申請和受理。

第四部分 刑 法

一.刑法概述:刑法的概念,刑法的基本原則,刑法的適用範圍。
二.犯罪和犯罪構成:犯罪的定義與特徵,犯罪構成的要件。
三.排除犯罪性的行為: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四.故意犯罪的形態:犯罪預備,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五.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犯罪人的種類及其刑事責任。
六.刑罰:刑罰的概念,刑罰的種類,量刑,數罪併罰,緩刑,減刑和假釋,時效。
七.瀆職罪和貪污賄賂罪

第五部分 民 法

一.民法概述: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係。
二.民事主體: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和農村經營承包戶,個人合夥,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三.民事行為和代理: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消民事行為及其後果,代理的概念和種類,代理人和委託人的權利和義務,無權代理及其法律後果。
四.民事權利:物權,相鄰權,債權,人身權。
五.民事責任:違約的民事責任,侵權的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六.民事訴訟時效:民事訴訟時效期間,民事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和延長.

第六部分 契約法

一.契約法概述:契約的概念,契約的種類,契約法的基本原則。
二.契約的訂立:契約訂立的程式,契約的主要條款。
三.契約的效力:有效契約和無效契約,可變更和可撤消契約,效力待定的契約。
四.契約的履行:契約履行的原則和規則,契約履行的擔保。
五.契約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六.契約責任:締約過失責任,違約責任。

第七部分 智慧財產權法

一.智慧財產權法概述: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和特徵,智慧財產權法的概念和淵源。
二.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及其著作權的客體,著作權人及其權利,著作權的利用和限制,鄰接權,著作權的保護。
三.專利法:專利法和專利權的客體,專利權人及其權利,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和程式,專利權的保護。
四.商標法:商標和商標法,商標權利,商標註冊,商標權的使用,商標權的保護。

第八部分 經濟法

一.經濟法概述:經濟法的概念,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律關係。
二.公司法:公司的概念和分類,公司的章程,公司的名稱與住所,公司的權利能力與行為能力
三.反不正當競爭法:不正當行為的特徵,種類和法律責任。
四.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管,產品質量義務,產品質量的法律責任及其糾紛解決途徑。
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法律責任及爭議解決途徑。
六.勞動法:基本的勞動法律制度,勞動契約制度,違反勞動法的責任,勞動爭議的處理。

第九部分 訴訟法

一.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刑事訴訟的基本程式,刑事訴訟中涉訴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二.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和制度,管轄,訴訟參加人,證據,強制措施,審判程式,執行程式。
三.行政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受案範圍,管轄,舉證責任,行政訴訟程式。

《綜合管理》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公共行政

一.公共行政的概述:公共行政的涵義,公共行政的主體,公共行政的客體。
二.行政職能:行政職能的涵義,行政職能的發展,行政職能的內容,行政職能轉變。
三.行政組織和行政體制:行政組織的涵義,行政機關的類型,行政組織設定的原則,行政組織的類型,行政組織體制,行政機構改革。
四.行政領導:行政領導的涵義,行政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職責,行政領導和管理理論,行政領導體制,行政領導的方式,行政領導者的素質與結構,行政領導集體的結構。
五.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涵義和功能,公共政策的類型,公共政策的主體與客體,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公共政策的執行,公共政策的評估,公共政策的終結。
六.行政執行:行政執行的涵義,行政執行的原則,行政溝通的涵義,行政溝通的類型與模式,行政協調的涵義,行政協調的類型,行政協調的方式,行政控制的涵義,行政控制的方式,行政監督的涵義,行政監督體系。
七.人事行政:人事行政的涵義,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則,西方公務員制度的基本特點,中國公務員制度的主要內容。
八.公共財政:公共財政的涵義,公共預算的涵義,公共預算管理的基本模式,稅收管理的涵義和特點,政府收費管理的涵義和形式,公共支出的類型,我國公共財政的體制。
九.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的涵義和特徵,行政效率測評的要素,行政效率測評的原則和方法,影響行政效率的因素。

第二部分 行政法學

一.行政法的概述:行政法的涵義,行政法的調整對象,行政法的淵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法律關係的涵義和特徵。
二.行政法律關係的主體:行政主體的涵義,行政主體的範圍,行政相對人的涵義。
三.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涵義,行政行為的類型,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和合法要件,行政行為的效力。
四.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涵義,行政立法的種類,行政立法的許可權,中國的行政立法體制,行政立法的效力。
五.行政許可和行政確認:行政許可的涵義,行政許可的種類,行政許可的程式,行政確認的涵義,行政確認的形式和內容。
六.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的涵義,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處罰的程式,行政強制的涵義,行政強制的種類。
七.行政徵收,行政補償和行政裁決等:行政徵收的涵義,行政徵收的種類,行政補償的涵義,行政補償的性質,行政裁決的涵義,行政裁決的種類,行政裁決的程式,行政指導的涵義,行政契約的涵義,行政事實行為的涵義及種類。
八.行政程式:行政程式的涵義,行政程式的基本原則,行政程式的基本制度。
九.行政複議:行政複議的涵義,行政複議的基本原則,行政複議的基本制度,行政複議的法律關係,行政複議的受案範圍,行政複議的管轄,行政複議的程式。
十.行政賠償:行政賠償的涵義,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行政賠償的範圍,行政賠償的程式。
十一.行政訴訟:行政訴訟的涵義,行政訴訟的法律關係主體,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行政訴訟的管轄,行政訴訟的證據,行政訴訟的程式,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和決定。

第三部分 綜合管理實務

一.秘書理論與實務概述:秘書的涵義和特徵,秘書工作的性質,內容和作用。
二.秘書工作機構的職能與工作要求:秘書工作機構的性質,秘書工作機構的設定,秘書工作機構的職能與工作要求,秘書部門和人員的管理。
三.秘書的日常工作:辦公室管理,公文管理,督查工作,保密工作。
四.信息與調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信息處理的程式和方法;調查研究的內容,類型與方法;調查研究的程式和步驟。
五.會議管理:會議的涵義和要素,會議的類型,會議的程式,會議的控制與管理。
六.信訪工作:信訪的基本職能,信訪工作的程式和方法,信訪工作制度。
七.公文寫作:公文的主題、結構、類型、格式、規則,公文主題的特點,公文結構的特點和形式,公文格式,行文規則。
八.行政機關公文的寫作:命令,議案,決定,意見,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覆,函,會議紀要。
九.事務性文書寫作:計畫,記錄,總結,調查報告,簡報。

《經濟管理》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產業組織

一.市場結構:市場結構的基本類型,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寡頭壟斷的市場行為特徵和市場效果分析,行業進入壁壘的概念和分類,行業退出壁壘的概念和分類,規模經濟的概念及原因,範圍經濟的概念及原因,交易費用理論的基本觀點,博弈論的基本概念,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問題。
二.市場行為:價格歧視,傾銷與反傾銷的概念,企業併購的形式與動因,企業縱向一體化的收益和成本,企業技術創新的目的,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的關係。
三.市場績效:市場績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場失靈的概念和原因,外部性的概念,公共物品的概念。
四.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的目標和實施手段,政府管制與放鬆管制,反壟斷政策。

第二部分 產業結構

一.產業成長與演進:產業分類方法,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產業結構變化的動因。
二.產業關聯:產業關聯的方式,投入產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設,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概念,產業關聯效應係數的經濟涵義和分析,生產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產業結構政策:產業政策與市場機制的關係,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及適用條件,不同類型的產業政策。

第三部分 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

一.基本概念與一般原理: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的概念,工業化的含義與基本特徵,發展水平的度量,內生增長理論的含義,二元結構的基本含義,經濟發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變遷理論的基本思想。
二.經濟發展戰略與策略:進口替代與出口促進戰略,比較利益和要素稟賦的概念,關稅的作用,外國直接投資的作用和消極影響,國際貿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wto對中國產業發展的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三.區域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增長極理論,梯度轉移理論,點軸開發模式,區域發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產業布局的影響因素,區域分工的意義和形式,區域經濟政策的目標和內容。
四.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內涵和意義,產業生態學的基本思想,循環經濟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循環經濟的實踐。

第四部分 城市經濟與管理

一.城市化與城市體系:城市經濟規模的概念,城市聚集經濟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係,城市化的內涵和動力,城市化的發展階段與基本形式,城鎮體系的形成,特徵與類型,中心城市的類別和作用。
二.城市經濟管理問題:城市人口、就業、與土地利用的基本問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城市經濟開發區的種類和作用,地方政府的職能和作用,政府失效的含義與尋租問題,提升政府能力的戰略與途徑。
三.城市財政與城市金融:城市財政的職能與作用,稅收的經濟效應,城市金融機構的種類及其在城市經濟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場的組成及其作用。
四.上海城市經濟:上海市支柱產業概況,上海市工業產業的特點,上海市工業產業的調整和最佳化,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及發展戰略。

《財務管理》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

一.行政事業財務管理概論: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特點、主要任務和基本原則,實施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法,確立行政事業財務管理體制的原則。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定員定額的概念、制定及管理,單位預算的編制、審批及執行程式,財政撥款和事業收入的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支出及具體項目的管理,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的主要內容,預算外資金管理與改革。
三.國有資產和負債管理:國有資產的概念和分類,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和專用基金的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負債的概念及管理要求,應繳財政預算資金和應繳財政專戶資金的管理。
四.財務清算和財務報告:財務清算的原因和分類,清算財產的估價和變現,財務清償和剩餘財產分配,行政單位財務報表的主要內容及編制方法,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的主要內容及編制方法,年度財務決算的編制和審批。
五.財務分析:財務分析的作用、要求和形式,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我國國有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第二部分 公司財務管理

一.財務估價:貨幣的時間價值及計算,債券的概念、價值及必要報酬率,股票的概念及價值計算,風險和報酬,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金融衍生工具定價。
二.財務分析:基本財務報表,財務比率分析,杜邦分析體系。
三.投資管理:投資項目評價的基本方法,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投資項目的風險處置。
四.流動資產管理:現金管理的目標及最佳現金持有量,應收賬款及信用政策的制定,存貨經濟訂貨量的基本模型及擴展。
五.籌資管理:資金需求量的預測,籌資的渠道和方式,股票籌資與債券籌資的比較,短期負債籌資的主要形式,營運資金政策的選擇。
六.股利政策:利潤的構成與分配,股利分配政策的類型,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較,目標利潤規劃。

第三部分 審 計

一.基本概念:審計的概念和種類,審計的職能和目標,審計的方法和程式,審計業務約定書與審計範圍,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審計職業規範和審計責任。
二.內部控制及其測試與評價:內部控制的目標與要素,內部控制測試,內部控制評價,管理建議書。
三.企業會計報表審計:企業會計報表審計準則,企業主要會計報表的審計,流動資產審計,長期投資審計,固定資產審計,無形和遞延資產審計,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審計,所有者權益審計,收入、費用及利潤審計。
四.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審計報告準則,審計報告的編制,期後事項,特殊目的審計。
五.內部審計:適當的審計程式,舞弊的發現,舞弊調查。

第四部分 統計基礎

一.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集中趨勢的測度,算術平均值、調和平均數、幾何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級差、平均差、方差和標準差。
二.機率和機率分布:機率的基本概念及計算,離散型和連續型隨機變數及其機率分布,三種常用的離散型隨機變數的機率分布,常態分配。
三.相對指標和指數:常用的相對指標,指數的分類和個體指數的貶值,總指數的編制方法,綜合指數法和平均指數法,我國物價指數的編制和套用,零售物價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四.抽樣和抽樣分布:抽樣的概念和特點,隨機抽樣設計的方式,樣本平均數的抽樣分布。

《信息管理》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信息技術基礎

一.計算機硬體系統: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硬體的功能,計算機的分類。
二.計算機軟體系統: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分類,作業系統的基本概念,windows作業系統。
三.計算機網路:osi、tcp/ip、ieee802等標準,arp、udp、ftp、smtp、http等協定、協定功能和基礎知識。
四.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乙太網、atm網、vlan、vpn、adsl、isdl等知識,上網查詢訪問方法,收發郵件方法,網路信息下載上傳的方法,網路信息共享方法。

第二部分 資料庫管理與網站管理

一.資料庫技術:資料庫概念,資料庫特徵,資料庫類型,資料庫管理系統,sql基本知識。
二.計算機網路設備:伺服器、數據機、集線器、交換器、路由器等設備的原理、特徵、功能和選型。
三.綜合布線和區域網路構建:布線子系統,ip地址和子網掩碼等知識,網路規劃基礎技能,域名系統基礎知識和域名配置,作業系統的網路配置。
四.網站管理:網站的規劃,網站的維護,網站託管,網站的用戶管理,網頁製作。
五.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數據倉庫,數據倉庫的建模,數據挖掘,olap。

第三部分 信息法規與信息安全

一.信息法規:信息化法律概念,信息傳輸與網路相關法律,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二.信息化安全技術:主機安全管理,網路加密技術,防火牆,內外網隔離,網路安全域隔離,套用代理,網路地址轉換等技術。
三.信息化安全:信息化的安全威脅,信息化安全的實施。
四.信息化安全管理:信息化安全風險與評估,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內容,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實施。

第四部分 信息管理與電子政務

一.信息管理概念:信息與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統的整體構架,信息管理系統的整合,soa(面向服務的架構)。
二.信息化規劃:信息化規劃概念,信息化規划過程,信息化規劃方法,信息化規劃與可行性研究。
三.信息管理項目:信息化項目概念,信息化項目管理,信息化項目管理的知識體系,信息化項目管理的五個主要領域(界定、組織、質量、進度、費用),信息化項目的過程管理。
四.電子政務:電子政務的基本概念,公文的自動化管理,辦公自動化系統,視頻會議及實現技術,政務公開的規劃與實施。
五.it治理:it治理概念,it治理的架構設計,it治理的標準。

《城市建設管理》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城市建設經濟管理

一.城市社會學基本知識:城市社會學理論的主要流派,社會群體概念和類型,社區、居住社區與城市居住區的概念,社區的構成要素,城市社區的特點,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變化趨勢。
二.城市經濟學基本知識:城市經濟學的特徵,供需理論及其套用,城市集聚經濟的基本理論,土地的經濟特性,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城市公共財政的職能。
三.建築工程與技術經濟: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方法,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內容,相關財務分析的主要方法,建築安裝工程造價的構成,工程量清單計價格式,固定資產折舊及其計算方法,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和內容。
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設工程契約的類型,工程網路計畫的類型和套用,建設工程擔保的類型,常見的建設工程索賠及索賠的依據,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建築工程保險的主要險種,制定費率應考慮的因素。

第二部分 城市建設與管理法規

一.城市規劃管理:城市規劃區範圍與劃定,城市規模的分類,城市規劃編制依據,城市規劃編制的原則,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城市規劃的制定,編制城市規劃的階段,詳細規劃的內容,城市規劃的分級審批,城市規劃的實施管理。
二.城市建築管理:建設工程概念,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的範圍,對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的管理,招標投標活動基本原則,招標程式,投標程式,建設工程監理的範圍,工程建設監理的主要工作任務和內容,申領施工許可證的條件,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條件,建築工程質量管理基本內容,建築安全生產管理基本內容。
三.城市環境管理:制定環境保護規劃的基本要求,環境監督管理要求,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要求,違反環境保護法的法律責任,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基本規定,城市市容管理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 城市建設與管理相關專業知識

一.城市規劃基本理論:城市形成的主要動因,城市化進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城市規劃體系的基本概念,城市用地適用性評價方法,城市用地的構成和空間布局,城市規劃常用的分析方法,城市規劃的編制體系,城市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和內容,城市詳細規劃的方法,城市規劃實施與公共行政的關係,城市規劃實施的機制和原則,城市規劃常用術語。
二.建築學基本知識:建築物的概念,公共建築的空間組織與交通聯繫,公共建築的功能分區與人流組織,住宅建築的功能構成,住宅類型,工業建築的功能組合,建築設計控制指標,建築朝向與間距,建設工程基本特點和基本步驟,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式,建築結構的基本類型與特點,建築材料的分類,建築構造組成構件。
三.市政公用設施: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的內容,市政公用設施的性質和作用,城市供水系統的組成,供水水源的種類,城市用水的分類,燃氣的分類,城市煤氣組成部分,煤氣廠主要類型,城市電源的類型,熱負荷的一般分類,城市通信系統的組成,目前我國垃圾處理的方法,城市防災系統工程的主要內容。

四.城市道路和交通:我國城市道路的分類,淨空的概念,行車視距的概念與組成,城市道路橫斷面的組成,城市道路橫向安全距離可取值,人行道下埋設的基本管線,城市交通分類,城市公共運輸結構,城市對外交通的概念及方式,上海市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基本內容,上海市陸上立體化綜合交通網路體系,上海市構築國際大都市一體化交通的基本特徵和基本任務,一體化交通設施的內容。
五.城市生態與環境管理:生態學研究的內容,城市生態學的概念,城市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特徵及功能,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城市環境的概念和組成,城市環境容量,城市環境的影響因素,城市中的主要污染源及其特點,城市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與主要措施,環境監測的概念與意義,環境監測的類型方法,環境規劃編制的原則和程式,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基本內涵,清潔生產的概念、基本要求和途徑。
六.信息網路技術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套用:gis技術在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套用,gis技術在房地產產權產籍管理中的套用,電子政務在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的套用,資料庫技術在數位化城市建設中的套用,遙感技術在城市土地資源管理中的套用,遙感技術在城市環境監測管理中的套用,gps技術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