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搶人才”

  昨天下午,記者在合肥獵頭公司採訪時發現,目前已開發國家80%的優秀人才是在企業,而我國只有30%的人才在企業界。就合肥而言,機關事業單位人才過多,據不完全統計僅有20%多一點的優秀人才在企業內,而在民營企業內可能更少一點。

最佳人選公務員 

一位正在合肥尋求管理人才的老總,昨天就人力資源方面的高級人才在合肥到處打聽。這位老總告訴記者,現階段許多企業最想挖的人才是“公務員”。一方面是公務員在崗位時擁有了大量的特殊資源,尤其是人際關係和對辦事程式的了如指掌,如果能把公務員“請”到本公司來,那肯定是感覺特別好;另一方面,相對而言,公務員自身素質也高一些,比方講,違法亂紀的事他基本不去做,這樣對公司的長遠發展十分有利。 
據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朱曉紅介紹,目前在中國的跨國公司,就無一例外地設法聘請了在京的機關工作人員就任公司的高管層,因為公司對中國國情不了解,而又要在中國開拓市場,聘請業內優秀公務員來管理企業,自然是最佳人選。 

公務員不想去下海 

已經當了21年公務員的張俊說,我從部隊轉業到機關,現階段讓我下海,真是沒門,我想都沒想。 
據他私下透露,現在公務員好,福利、待遇、名聲都比企業強,一旦幹上了企業,回頭再找本單位人辦事,就像孫子一樣磕頭去求人家,你想想看,我能去嗎? 
在記者隨機調查的13位在職公務員中,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如果有令人心儀的好企業,或者說是遇上一位好企業家,會毫不猶豫地勇敢下海。但就營造合肥創業環境來說,目前合肥市的政務環境要再好一點,公務員崗位要進行多規範,發現服務態度惡劣的要堅決辭退,真正把合肥打造成全國環境最優、辦事效率最高的地區之時,公務員下海進企業,可以說就順理成章了。 

缺乏交流平台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合肥出現兩難。一是公務員下海沒途徑;另一個就是企業不知到哪裡找公務員。
是否可以到人才市場尋求呢?不行。眼下的人才市場幾乎全是給大中專生、研究生找工作所設,企業難以發現自己需要的人才。因為國內不少人才市場都是以“文憑”為門檻,這就導致了大學生應聘的多,企業真正需求的高級人才一直沒有。尤其是安徽省內最缺的企業家資源更是難找。長期下去,機關事業單位人才依舊擁擠,人才過多沉澱;而大量企業急需的人才始終難到位。
據合肥獵頭公司負責人鄭孝領介紹,受傳統的“官本位”、職業等級觀念和社會保障不均衡的影響,我國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機關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校等“人才滯脹”與企業人才嚴重短缺並存的現象,這在欠發達地區更是一個普遍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