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的全面化2007年公務員面試九大發展趨勢

對近幾年國家和地方公務員的面試實踐進行分析發現,面試出現了以下新的發展趨勢:

1、面試測評套用普遍化

面試測評作為一種考察人才的手段,最初只是在公司(企業)招聘中使用,現在已成為普遍適用於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選拔人才,成為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選拔人才的必經程式。

2、面試測評內容的全面化

面試的測評內容已不僅局限於儀表舉止、口頭表達、知識面等,現已發展到對思維能力、行政套用能力、政治理論理解能力、反應能力、心理素質、求職動機、進取精神、身體素質等全方位的測評。且以由一般素質為測評依據發展到主要以擬任職位要求為依據,包括一般素質與特殊素質在內的綜合測評。

3、面試形式的多樣化

面試早已突破那種兩個人面對面,一問一答的模式,而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形式,從單獨面試到集體面試、從一次性面試到分階段面試,從非結構化面試到結構化面試,從常規面試到引入了演講、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情景面試。

4、面試程式的結構化

以前對面試的過程缺乏有效的把握,面試的隨意性大,面試效果也得不到保證。目前許多面試的操作過程已逐步規範起來。從主考官角度,面試的起始階段、核心階段、收尾階段要問些什麼、要注意些什麼,事先一般都有一個具體的方案,以提高對面試過程和面試結果的可控性。

5、評判結果公開化

以前許多面試的評判結果基本上處於保密狀態,一般是面試後才公布成績。現在面試評判結果一般都是當場公布。

6、提問的隨機化

以前許多面試基本等同於口試,主考官提出的問題一般都事先擬定好,應試者只需抽取其中一道或幾道題來回答即可,主考官也不再根據應試者對問題的回答情況提出新問題。主考官評定成績僅依據事先擬定的具體標準答案,僅看回答內容的正確與否。

現在面試中主考官的提問雖源於事先擬定的思路,但卻是為適應面試過程的需要、圍繞測評的情景與測評的目的而提出的。最後的評分不僅依據內容的正確與否,還要綜合總體行為表現及整個素質狀況評定,充分體現了因人施測與發揮主考官主觀能動性的特點。

7、面試標準格式化

以前面試的評判方式與評判結果沒有具體要求,缺少可比性。近年來,面試結果的處理逐漸標準化、規範化,基本上趨於表格式、等級標準與打分形式等。

8、面試參與主體多樣化

以前面試主要由組織人事部門的人專門主持,現在逐步實現由組織人事部門、具體用人部門和人力資源測評專家共同組成面試考評小組,紀檢、監察部門組成監督小組。

9、面試知識豐富化

面試知識點已不僅局限於報考動機、個人情況、時事政治、為人處事、工作組織、活動安排,還擴展到對管理原理(法則)、名言佳句、名句、諺語、成語、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