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家“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的基本思路4

四、“十一五”期間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根據對環境形勢的判斷和主要目標要求,初步考慮“十一五”環境保護應在八個方面,著力完成主要任務,取得明顯進展。

1、加強環境監管,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建立新的政府和領導績效考核制度,把環境保護指標納入地方政府和黨政領導績效考核中;完善環境監管機制,理順環境管理機制;健全環保法規及標準體系,為嚴格執法奠定基礎;推進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提高企業環境績效,嚴禁企業無證排污;嚴格新建項目審批,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嚴格執法,加大對違法排污企業的打擊力度,賦予環保部門對環境違法企業的停產治理權和強制處罰權;繼續抓好循環經濟示範和創建活動,逐步完善和提聯考核標準。大力推進各類環保、生態創建工作,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城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推動循環型社會的建立。

2、突出重點流域治理,確保飲用水源地安全

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因地制宜協調好供水、節水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施建設,優先建設城市排水管網,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要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缺水城市要安排回用設施的建設,開展污水的深度處理。對於排入封閉水體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應有除磷、脫氮的要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必須進行無害化利用或處置。

集中力量解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優先保護飲用水源地水質,禁止一切排污行為和對水源地有影響的活動;完善流域治理機制,重點抓好淮河、南水北調東線、三峽庫區水污染防治;以渤海、長江口海域、珠江口海域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沿海省市的碧海行動計畫,推動海洋環境保護工作。

3、改善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減輕酸雨危害

綜合治理城市大氣污染。加大城鎮人口稠密區域工業企業構贗2⒆遷的力度,使城鎮工業區和居民區適當分離;逐步減少城鎮直接燃用原煤的用量,在人口稠密的區域建設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嚴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實施國家酸雨中長期控制規劃,嚴格控制新建電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使低硫煤優先用於民用,高硫煤主要由電廠使用,新上電廠必須脫硫,現有電廠也要按標準要求逐步建設脫硫設施。

4、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初步遏止生態惡化

啟動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以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為基礎,首批搶救性建設6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啟動31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

提高自然保護區建設質量。加強自然保護區特別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護能力建設,重點建設保護區管護站點和動植物救護設施。

加強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強化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管理,遏制新的重大生態破壞;逐步建立資源開發監管體系,提高礦產、水、森林、草原等重要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監管能力。

5、加強核設施監管,確保輻射環境安全

6、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提高無害化水平

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儲運和處理系統的建設,優先進行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高標準建設城鎮生活垃圾處置設施。

確保危險廢物妥善處置。以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和經營許可證管理為核心,加強對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和處置企業的監管,對危險廢物實行全過程管理。

7、加強環境監管能力,提高環境管理水平

完善環境質量監測網路。建立及完善各種水環境自動監測站、城市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沙塵暴監測站、地面生態觀測站等。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實現空氣品質日報。新增酸雨監測裝備,全部酸雨監測點實現降水採樣自動化。建成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星座系統與地面接收套用系統。

建設重點污染源線上監測系統。對排放cod、氨氮以及廢氣的重點污染源進行排污濃度和總量實時監測,並與地方及國家環保部門聯網。對集中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和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場實行自動線上監測。建立核電廠安全參數實時傳輸和回響系統。

提高環保執法能力。建設12369環保舉報和應急接警中心。每省統一建立基於gis的環境安全監控指揮調度中心,逐步實現全國聯網。

建設應急監測體系。各市要配備必要的應急監測設備和防護裝備,確保能夠得到快速識別、及時處置地區內發生的一般突發環境事件。

提升環境信息網路化水平。繼續建設和不斷完善環境信息網路平台、環境管理業務套用平台和環境信息資源服務平台。建立服務於社會和大眾的環境信息政府網站。

提高環境基礎與科技支撐能力,重視新型環境問題預防。開展各種環境基礎調查,為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提供科學依據。開展各項重大環境戰略與理論研究。開展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相關技術研究。加強湖泊富營養化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及生態治污、生態修復、廢水及污泥處理工藝等重大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技術開發和套用。

8、增加環境保護投入,實施綠色重點工程

要逐步增加環保投入,使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保持在1.5~2%之間。“十一五”蠱詡洌實施環境八大重點工程,調動各級政府和社會資源,集中力量和資金,重點建設。

制定和實施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稅費經濟政策。按照高於治理成本的原則,逐步調整排污費徵收標準。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公共財政體制,加大政府在環保公共投資領域的投入力度。研究制定生態補償政策,建立科學合理的轉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