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考試《中級會計實務》難點解析(3)

7.涉及外幣業務計算分析題常要求計算“當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和“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匯兌損益”,二者有什麼不同? 

答:綜觀各年考題,外幣業務主要是考核期末匯兌損益的計算與相關賬務處理,以及接受外幣資本投資和進行外幣會計報表折算的匯率確定,重點在於計算各外幣賬戶的匯兌損益(分析此類題建議考生畫出t型賬戶,一目了然)。基本要點是:①計算出各賬戶外幣數餘額以及按規定匯率折算的人民幣金額r;②結出各賬戶平時記賬下的人民幣原有金額r1;③r與r,的差就是當期的匯兌損益。如r-ri為正數,對資產類賬戶是“收益”,賬務處理為借記資產類科目,貸記“財務費用”等科目,對負債類賬戶是“損失”,應借記“財務費用”等科目,貸記負債類科目;如r-lzt為負數,對資產類賬戶是“損失”,對負債類賬戶是“收益”。而將上述各賬戶的匯兌損益加減後的結果就是“當期發生的匯兌損益”,從中扣除為購建固定資產而計入的損益,即為“應計人當期損益(財務費用)的匯兌損益”。 

8.如何掌握借款費用的計量? 

答:借款費用是中級會計實務(二)的難點。借款費用包括利息、折價或溢價、匯兌差額和輔助費用。確認的原則就是要確定每期發生的借款費用是應該資本化還是費用化,而我國制度規定,只有專門借款在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才允許予以資本化。借款費用計量的關鍵是計算確定每期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重點掌握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加權平均資本化率和專門借款本金力口權平均數的計算。每期利息和折價或溢價的計算要與固定資產購建過程中所發生的資產支出掛鈎。還要特別注意,在計算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時,其用以計算的資產支出僅限於累計資產支出總額沒有超過專門借款總額的那部分資產支出數。 

9.企業為了結因或有事項而確認的負債40萬元,估計有95%的可能性由另外一個公司補償40萬元,企業可以將這40萬元確認為資產嗎? 

答:不可以。因為95%的可能性屬於很可能,不屬於基本確定,因此,不能將或有事項確認為資產。 

10.在進行非貨幣性交易時,都要確認交易的損益嗎?對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在考慮與非貨幣性交易相關的稅金情況下,應如何確認收益? 

答:對沒有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基本原則是不確認交易損益,它是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人資產人賬價值。對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交易要確認收益,可以理解為收到補價的一方由於在資產的交換過程中部分資產的盈利過程已經完成,因此可以確認部分收益。注意這裡有個前提條件,即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是大於其賬面價值的,所以只計算應確認的收益,不計算應確認的損失。在考慮與非貨幣性交易相關的稅金情況下,應確認的收益=補價-(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交相關稅金及教育費附加=(1-換出資產賬面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補價-(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應交相關稅金及教育費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