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讓教師讀書成為一種奢侈

記者近日在上海等地採訪時發現,一些中國小教師課外閱讀非常缺乏、幾乎處於“不讀書不看報”的境地。在教師的書架上,除了教科書和參考書,恐怕很難找得到其他的書,讀書成為一種奢侈。(4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

讀罷這條訊息,讀後感就是兩句話八個字:情理之外,意料之中。說情理之外,乃是因為職業原因,教師總被人們與“書香”聯繫在一起,讀書怎么能成了“奢侈”?說意料之中,則是因為教師少讀書乃至不讀書,其實早已是人們心知肚明的事實,新華社記者在採訪中的“發現”,不過是把窗戶紙捅破了而已。 

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個道理教師並非不懂。教師少讀書乃至不讀書,並非真的什麼書也不讀。比如教科書、教輔書,教師不但讀,而且讀得很認真很深入。因此,確切地說,教師讀什麼書不讀什麼書,其取捨的標準是實用主義,作這樣抉擇的背景是教育功利化。在以“一分定生死”的聯考、中考指揮棒下,教育只為了應試,目的就是考場上拿高分。為了分數,學生必須成為考試機器,教師必須成為教書機器。教師要成為教書機器,前提就是不斷地解題,不斷地猜題,拚命地做試卷,拚命地“摸擬”,“一摸”、“二摸”、“三摸”……在“不斷”和“拚命”中循環往覆。而在“題海”中載沉載浮,“救生圈”就是“考試寶典”之類的教輔資料。否則即使滿腹詩書,也是中看不中用。

有議論大聲疾呼:教師上承我們民族“師道”傳統,下擔“傳道”本分,在教育面臨粗俗文化的包圍下,尤其應以書卷氣抵制功利化和世俗氣,這才是大德。這個呼籲,情理交融,振聾發聵。然而問題是在“悠悠萬事,應考為大”的現行教學模式下,又有多少教師敢跳出“題海”遨遊“書海”?

教師讀書與不讀書,讀什書與不讀什麼書,其本質恰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關於應試教育,有經典的評述曰:如果只為了應試,只是以幾門功課論長短、只是以分數高低論成敗,這樣的教育必死無疑。但在差了一分也不行的應試教育的一統天下,“以分為本”的應試教育縱然“必死無疑”,也必定“死”在“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之後——“分不如人”的“死”卻年年要“死”一回,在“先死”和“後死”之間,又有多少人會選擇“先死”呢?如果沒有人會選擇“先死”,那么教師讀書恐怕還會是“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