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軟體在套用中的問題解析》講義(四)

第四章 多塔結構的計算
(一)帶變形縫結構的計算
⑴帶變形縫結構的特點:
①通過變形縫將結構分成幾塊獨立的結構。
②若忽略基礎變形的影響,各單元之間完全獨立。
③縫隙面不是迎風面。
⑵計算方法:
①整體計算的注意事項:
a)在satwe軟體中將結構定義為多塔結構;
b)所給振型數要足夠多,以保證有效質量係數>90%;
c)定義為多塔後,對於老版本軟體,程式將對每一個縫隙面都計算迎風面,因此風荷載計算偏大;新版本軟體增加了一項新的功能.即可以人為定義遮擋面.從而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d)周期比計算有待商討。
②分開計算的注意事項:
a)舊版軟體除風荷載計算有些偏大外,其餘結果都沒問題,新版軟體定義遮擋面後,風荷載計算也沒有問題了。
b)一般而言,對於基礎連在一起的帶變形縫結構,由於基礎對上部結構整體的協調能力有限,所以建議採用分開計算。
(二)大底盤多塔結構的計算
⑴大底盤多塔結構的特點:
①各塔樓擁有獨立的迎風面。
②各塔樓之間的變形沒有直接影響,但都通過大底盤間接影響其他塔樓。
③塔樓與剛性板之間沒有—一對應關係,一個塔樓可能只有一塊剛性板,也可能有幾塊剛性板。
④大底盤頂板應有足夠的剛度以協調各塔樓之間的內力、變形和位移。
⑵計算方法:
①在satwe軟體中將結構定義為多塔結構;
②位移比、大底盤以上的各塔樓的剛度比均正確;
③周期比、轉換部位的剛度比計算有待商討。
⑶大底盤多塔結構剛度比的計算方法:
大底盤多塔結構在大底盤與各主體之間的剛度比如何計算規範並沒有說明,但也沒有說不要求。satwe軟體僅僅輸出1號塔的主體與大底盤相比較的結果,其它塔與大底盤相比的結果則用“*”號表示。
①大底盤多塔結構剛度比的整體計算:根據龔思禮先生主編的《建築抗震設計手冊》提供的方法:要求在計算大底盤多塔結構的地下室樓層剪下剛度比時,大底盤地下室的整體剛度與所有塔樓的總體剛度比不應小於2,每棟塔樓範圍內的地下室剪下剛度與相鄰上部塔樓的剪下剛度比不宜小於1.5。
②大底盤多塔結構剛度比的分開計算:
a)根據《上海規程》第6.1.19條中條文說明中建議的方法:如遇到較大面積地下室而上部塔樓面積較小的情況,在計算地下室相對剛度時,只能考慮塔樓及其周圍的抗側力構件的貢獻,塔樓周圍的範圍可以在兩個水平方向分別取地下室層高的2倍左右。
b)在各塔樓周邊引 45度線,45度線範圍內的豎向構件作為與上部結構共同作用的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