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級經濟法》公司法律制度重點導讀

  一、本章大綱 
 (一)掌握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組織機構。 
 (二)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組織機構。
 (三)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股份轉讓、股票上市。
 (四)掌握公司債券的發行、轉讓。
 (五)熟悉公司的登記管理。
 (六)熟悉國有獨資公司。
 (七)熟悉公司利潤分配。
 (八)熟悉公司合併、分立、解散與清算。
 (九)了解公司的概念與分類。
 (十)了解公司債券的概念和種類。
 (十一)了解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
 二、本章重點與難點
 (一)公司登記管理
 1.公司設立登記。設立公司應當申請名稱預先核准。預先核准的公司名稱保留期為6個月。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設立國有獨資公司,應當由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作為申請人,申請設立登記。設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應當於創立大會結束後3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並發給《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公司即告成立。
 2.公司變更登記。公司設立登記時已登記的事項發生變化,公司應在法定期限內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3.公司註銷登記。當公司發生解散事由時,公司清算組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30日內向原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註銷登記。經公司登記機關核准註銷註冊登記,公司終止。
 4.公司年度檢驗。每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公司登記機關對公司進行年度檢驗。
 公司登記機關對不予通過年檢的公司,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條件有:
 1.股東符合法定人數。有限責任公司由2個以上50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可以單獨投資設立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2.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有限責任公司的註冊資本不得少於法律規定的最低限額。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股東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公司註冊資本的20%;但國家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時,應當由交付出資的股東補交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對其承擔連帶責任。
 股東在公司登記後,不得抽回出資。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出資或部分出資。
 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5.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對符合公司設立條件的,公司登記機關予以登記,發給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
 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設立該分公司的總公司承擔。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
 一、股東會
 1.股東。除國家特別規定外,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機構或者政府部門、企業法人、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自然人均可以依法成為公司的股東。
 2.股東會的性質和職權。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關,對公司的重大問題進行決策。股東會行使法律規定的各項職權。
 3.股東會的議事規則。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定期會議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召開。代表1/4以上表決權的股東,1/3以上董事、監事,均可以提議召開臨時會議。召開股東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股東。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
 股東會的首次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以後的股東會會議,設立董事會的,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股東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註冊資本、公司分立和合併、公司解散、變更公司形式或者修改公司章程等事項作出決議,必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除此之外,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式,由公司章程規定。
 二、董事會和經理
 1.董事會的設立及職權。董事會是公司股東會的執行機構,向股東會負責。董事會由3人至13人組成。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東人數較少和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1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每屆任期不得超過3年。董事會行使法律規定的各項職權。
 2.董事會的議事規則。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1/3以上董事可以提議召開董事會會議。召開董事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10日以前通知全體董事。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
 3.經理的設立及職權。有限責任公司設經理,負責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對董事會負責。經理行使法律規定的各項職權。
 4.董事、經理的任職資格和職責。《公司法》對董事、經理的任職資格和職責作出了具體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