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級經濟法》企業法律制度歷年解析

 歷年考題題型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甲為合夥企業的合伙人,乙為甲個人債務的債權人,當甲的個人財產不足以清償乙的債務時,根據合夥企業法律制度的規定,乙可以行使的權利是( )。(2003年)
 a.代位行使甲在合夥企業中的權利
 b.依法由法院強制執行甲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
 c.自行接管甲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d.以對甲的債權抵銷其對合夥企業的債務
 【答案】b
 【解析】《合夥企業法》規定:①合夥企業中某一合伙人的債權人,不得以該債權抵銷其對合夥企業的債務。 



②合伙人個人負有債務,其債權人不得代位行使該合伙人在合夥企業中的權利。③合伙人個人財產不足以清償其個人所負債務的,該合伙人只能以其從合夥企業中分取的收益用於清償,債權人也可以依法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合伙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用於清償。
 2.根據合夥企業法律制度的規定,合夥企業協定未約定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比例的,其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原則是( )。(2003年)
 a.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
 b.按各合伙人實際出資比例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
 c.按各合伙人對合夥企業的貢獻大小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
 d.申請人民法院裁定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比例
 【答案】a
 【解析】《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損益由合伙人依照合夥協定約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擔。末約定損益分配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擔。 
 3.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在一定期限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要求的,債務人的償還責任消滅,該期限是( )。(2004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個人獨資企業的持續償債責任。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在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要求的,債務人的償還責任消滅。
 4.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協定未約定合夥企業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比例的,合伙人之間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的原則是( )。(2004年)
 a.按各合伙人的出資比例分配和分擔
 b.按各合伙人貢獻大小分配和分擔 
 c.在全體合伙人之間平均分配和分擔
 d.合伙人臨時協商決定如何分配和分擔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合伙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清償的比例。合夥協定未約定合夥企業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擔。
 5.下列關於個人獨資企業法律特徵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2005年)
 a.個人獨資企業是獨立的民事主體 
 b.個人獨資企業具有法人資格 
 c.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d.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可是中國公民,也可以是外國公民 
 【答案】a 
 【解析】個人獨資企業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但是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不能獨立的承擔民事責任。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並且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只能是中國公民。
 6.2004年3月,劉、關、張三人分別出資2萬元、2萬元、1萬元設立甲合夥企業,並約定按出資比例分配和分擔損益。8月,甲合夥企業為乙企業的借款提供擔保;12月因乙企業無償債能力,甲合夥企業承擔保證責任,為乙企業支付1萬元。12月底,劉提出退夥要求,關、張同意,經結算,甲合夥企業淨資產3萬元。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應退還劉的財產數額是( ) (2005年)
 a.2萬元 b.1.2萬元 c.1萬元 d.0.8萬元 
 【答案】b 
 【解析】合夥企業的損益分配是以出資比例分配的,所以劉某在退貨的時候,應退還的財產數額是3×2/5=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