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答疑匯總(四)

第四章

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的區別

項目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外資企業

審批期限  3個月  45天  90天

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比例  外國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25%;

在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國投資者的股份不應低於註冊資本的25%  具有法人資格的,外國合作者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25%;

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由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確定  100%

註冊資本:經審批批准可減少註冊資本、可以增加註冊資本  一般不得減少註冊資本,如減少須經審查機關批准  因合併、分立導致資本發生重大變化程式

組織形式; 有限責任公司;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

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各方為合夥關係; 一般為有限責任公司,經批准也可以為其他責任形式

出資期限一期繳清出資的,為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6個月內繳清;

分期繳付出資的,合營各方的第一期出資不得低於各自認繳出資額的15%,並應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3個月內繳清;最後一期出資的期限由註冊資本的規模決定,按照合作企業契約約定,未約定的,由工商部門決定限期履行,外國投資者可以分期繳付出資,但最後一期出資應當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3年內繳清。其中第一期出資不得少於外國投資者認繳的出資額的15%,並應當在外資企業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90日內繳清。

先行回收投資,不允許,經財政稅務機關批准,在特定條件下可以先行回收投資

不允許

2.公司相關事項的比較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企業名稱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樣  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有限責任公司”字樣  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或“公司”。  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

出資人及人數要求5人以上,自然人、法人、組織均可2~50人,自然人、法人、組織均可中方為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外方除上述形式外,還可以是個人。中方為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外方除上述形式外,還可以是個人。  外國投資者包括公司、企業、經濟組織和個人  一個自然人,具有中國國籍。  兩個以上的自然人,具有中國國籍。

出資方式  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  貨幣、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  貨幣、實物、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貨幣、實物、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貨幣、實物、工業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智慧財產權或其他財產權利。 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智慧財產權或其他財產權利。

註冊資本要求1000萬元  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人民幣50萬元;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50萬元;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30萬元;科技開發、諮詢、服務性公司人民幣10萬元。沒有規定 出資額的轉讓,可以自由轉讓,但是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經理持有的股票任職期間不得轉讓。

   股東之間可以互相轉讓出資;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

   須經合營各方同意;報審批機構批准;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合營他方有優先購買權。

   須經合作他方書面同意;報審批機關批准  沒有規定  沒有規定  向合夥以外的人轉讓,須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間轉讓,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組織機構的設定  股東大會由全體股東組成,為公司的權力機構;董事會一般為5至19人,董事任期為3年,為公司的執行機構;監事會成員不少於3人,為監督機構。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為公司的權力機構;董事會一般為3至13人,董事任期為3年,為公司的執行機構;監事會成員不少於3人,為監督機構。

   董事會成員不少於3人,董事任期為4年,為公司的權力機構。

   具備法人資格的,一般設立董事會;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一般設立聯合管理委員會;都是合作企業的權力機構。 

 由外國投資者自行決定,一般外資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由資本持有者組成。

   可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或聘用他人管理企業事務,但投資人對委託人或被聘用人員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共同執行合夥事務;委託一人或數人執行合夥事務。注意對合伙人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議或章程的制定由發起人制訂公司章程,並經創立大會通過由全體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合營各方共同制定,審批機關審查批准合作各方共同制定,審批機關審查批准外國投資者制定沒有規定由全體合伙人共同制定協定

3.關於課程講義第四章(總校)>>答疑編號:420013的勘誤

將該題的解析更改為 :

(1)在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中,外國合作者的投資一般不低於合作企業註冊資本的25%;

(2)在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中,對合作各方投資條件的具體要求,由原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