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中級《經濟學》筆記

第一部分 經濟學

  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市場經濟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必經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經歷特定階段。

一方面明確現階段社會性質,表明已進入社會主義,具備一般特徵;另一方面表明社會主義還不成熟、完善,正處於不發達階段。即指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本確立,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過程。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制度基礎: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市場經濟存在的制度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體制產生和存在基礎:市場經濟與基本經濟制度的結合

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

公有制主體地位:公有資產占優勢,有量的優勢質的提高,國有全民經濟控制經濟命脈,對經濟起主導作用。

主導作用表現在對經濟發展控制力上。

3.資源配置 資源具有稀缺性,資源配置方式:計畫和市場

4.市場經濟共同特徵和一般規定性

1)經濟活動納入市場,市場機制推動流動最佳化配置。2)企業是四自市場主體。3)政府不直接干預,通過經濟政策調節。4)受法律約束。

5.市場運行存在條件

1)成熟主體

2)完善體系

3)健全機制

4)規範規則

5)間接調控

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

1)堅持公有制主體,轉化機制,建立微觀經濟主體。

2)建立統一開放市場體系。

3)轉換管理職能,以間接為主。

4)建立分配製度,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5)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促發展,保穩定。

二 .社會主義經濟所有制關係與產權制度

1.所有制關係

生產資料所有制實質是經濟利益關係,歸屬和所有關係是最基本關係,所有制可分為私有、公有、混合三種。

私有制:(個體和私人資本主義)。個體: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個體生產經營,產品與收入歸個人,不同社會存在,不占主體,在我國從屬公有制。私人資本主義:存在僱傭關係。

公有制:(全民和集體)。全民:國家所有制,國有經濟。集體:所有權歸集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收入取決經營,領導選舉產生。

所有制選擇根據與社會生產力的適應情況確定。一個有效合理結構只能由實踐決定和市場安排,社會實踐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