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基礎國債

一、內容提要 

本講講述財政部分的第三節:國債。主要內容有: 國債的性質和功能,國債的種類和結構,國債的發行、流通和償還,國債負擔與規模。 

二、主要考點 

(一)國債的性質和功能 

1.國債的定義和性質 

2.國債的主要功能及其原理

(二)國債的種類和結構 

1.國債的各種分類 

2.各種債券的特點 

3.國債結構的含義和分類 

4.不同國債結構的特點(熟悉即可)

(三)國債的發行、流通和償還 

1.國債發行的一般方法及其特點(熟悉即可) 

2.我國國債的發行方法 

3.國債流通的含義及我國國債流通的主要方式 

4.國債償還的主要方法及其優缺點 

5.國家償債資金的主要來源及限制條件(熟悉即可)

(四)國債負擔與規模 

1.國債負擔的含義和表現形式 

2.國債規模的影響因素(熟悉即可) 

3.衡量國債適度規模的主要指標 

三、內容講解 

(一)國債 

 (1)國債的性質和功能 

1.國債的性質 

國債,也稱公債,是政府以其信用為基礎,通過借款或發行有價證券向國內外籌集財政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其債務人是國家(政府),一般由中央財政承擔還本付息責任。 

性質:a,是特殊的財政範疇,通過信用方式籌集的補充性財政收入,具有償還性,由購買者自願認購;b,是特殊的債務範疇,以政府信譽為擔保,以政府稅收收入作為償還物質基礎,被稱為“金邊債券”。 

主要功能: 

a,彌補財政赤字。通過發行國債彌補財政赤字,平衡財政收支,是我國國債的基本功能。 

b,動員閒散社會資源,籌集建設資金,維持經濟穩定增長。是政府巨觀調控經濟運行的重要工具。 

c,具有連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功能。一方面,國債一般由財政部發行,是市場經濟體制下重要的財政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中央銀行通過買賣國債的公開市場業務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水平,這又與貨幣政策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