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複習時注意點的歸納2

 《經濟基礎》第二章 財政 
1、資源配置職能的範圍 
財政配置資源的範圍取決於政府職能範圍。 
財政資源配置範圍: 
1)市場配置失效而社會需要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外交、國防、教科衛、環保、公共 
2)對外部效應的干預。城市綠化、森林保護、控制環境污染
3)介入自然壟斷行業。供水、供電、供氣、公交 
4)對短缺資源進行保護或調配。 

資源配置職能的手段 
財政分配通過財政收支活動進行,資源配置亦是如此。 
手段:1)調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2)調節非政府部門的資源配置:制定資金分配及相關政策, 
3)調節公共部門的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4)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改進財政體制 

2、收入分配職能的範圍 
1)凡屬市場分配範圍,應由市場機制調節,財政不直接介入。(工資、企業利潤、租金紅利股息等收入) 
2)凡屬財政分配範圍,財政應盡力做到公平分配。(規範工資制度;財政集中分配社會保障資金) 

3、經濟調控職能的手段: 
政府採購、政府轉移支付、稅收 
1)改變政府採購數量,影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關係,使經濟發展保持平穩。(減少採購,抑制經濟過快增長;增加採購,刺激經濟發展。) 
2)改變政府轉移支付數量。(經濟繁榮時,減少支出;經濟蕭條時,提高補貼補助.) 
3)調整稅收。(經濟蕭條,減少稅種降低稅率;經濟過熱,提高稅率增加稅種.) 

4、公共財政基本特徵: 
1)彌補市場失靈 
2)為市場主體提供一致性服務 
3)非營利性:財政收支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的特點,適合於在非盈利性領域中實現資源配置。 
4)法制化:是公共財政發揮作用的前提和基礎 

5、財政資源配置範圍: 
1)市場配置失效而社會需要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外交、國防、教科衛、環保、公共 
2)對外部效應的干預。城市綠化、森林保護、控制環境污染
3)介入自然壟斷行業。供水、供電、供氣、公交 
4)對短缺資源進行保護或調配。 

6、資源配置職能的手段 
手段:1)調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2)調節非政府部門的資源配置:制定資金分配及相關政策, 
3)調節公共部門的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4)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改進財政體制 

7、實現收入分配的手段: 
稅收、轉移支付和公共支出。 
1)稅收: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 
2)轉移支付:專項撥款、補貼補助、社會保障支出。 


8、經濟調控職能的手段: 
政府採購、政府轉移支付、稅收 
1)改變政府採購數量,影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關係,使經濟發展保持平穩。(減少採購,抑制經濟過快增長;增加採購,刺激經濟發展。) 
2)改變政府轉移支付數量。(經濟繁榮時,減少支出;經濟蕭條時,提高補貼補助.) 
3)調整稅收。(經濟蕭條,減少稅種降低稅率;經濟過熱,提高稅率增加稅種.) 

9、經濟監督職能的必然性――多元化因素:經濟主體、決策分散、經濟活動的自法性、排他性 

10、資源配置的方式:從機制角度:計畫配置和市場配置 ;從市場主體角度:企業配置、個人配置、信用配置、財政配置。

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複習時注意點的歸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