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第一部分經濟學三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

(一)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
1、現代企業制度的含義、特徵和內容
 含義:現代企業制度特指現代市場經濟中的法人企業制度,一般也叫現代公司制度。
 特徵:企業的資產所有權與企業的資產控制權、經營決策權、經濟活動的組織管理權相分離。
 內容: 包括4方面:企業資產所有者和企業經營者之間的委託代理關係、有限財產責任制度、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
 其中,建立和完善委託代理關係的核心是構建有效的控制機制和約束機制;
 建立法人財產制度則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
 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核心內容是在企業內部構造有效的權力制衡機制。 
 上述“特徵”和“內容”是聯繫在一起的,正是因為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離,才必須有有效的委託代理關係來保障出資人的利益;正式因為出資人只能根據出資規模來取得收益或“剩餘索取權”,而無權直接干預企業經濟活動,因此出資人也只是以出資額為限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這便是企業資產所有者的優先財產責任制度;出資人不干預企業日常經營,要保證沒有所有權的經營者能夠不受干預的經營企業,必須保證企業資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這便是企業法人財產制度的內容;最後,現代企業中必須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以保證出資人的利益和企業正常運行。 
2、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公司制
 在公司制企業中,產權被分解為財產的終極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
 財產的終極所有權歸屬於公司的所有者即股東,而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擁有法人財產權。
例題:單選
 在下述各種企業制度中,(  )屬於法人企業。
 a 業主制  b 合夥制  c合作制  d 公司制
 答案:d
 法人治理結構的組成:權力機構(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經營決策機構(董事會)、監督機構(監事會)
 公司制企業制度優點: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二) 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完善
1、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形式
 內容: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按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這一改革的關鍵是確立企業的法人財產權。
 形式:對一般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革;對公共品和準公共品企業採用國有產權行政代理或其他經濟代理方式;對一般小型國企,可以實行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股份合作制或出售等。
2、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內容和目標
 內容:行業結構調整和地區結構調整兩方面
 目標:通過結構調整,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最終增強國有企業的控制力,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一提到國有企業、國有經濟,我們要馬上想起對應的關鍵字:控制力、主導作用。
3、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內容
 第一, 堅持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
 第二,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依法維護所有者――國家的權益;按政企分開、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的原則,依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三, 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
 第四, 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和經營的有效形式
 例題:單選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企業最終成為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爭主體和獨立的法人,要達到這一改革目標,關鍵是(  )。
 a 建立科學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 b 政企分開,明確企業的權利和責任
 c 確立企業的法人財產權d 對國有產權實行經濟代理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