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經濟基礎複習時注意點的歸納(經濟法)

第六部分 經濟法 

一 契約法律制度 
一 契約法律制度概述 
契約法律制度: 由調整契約關係的法律規範所建立起來的制度。 
二 契約的訂立 
契約訂立是指契約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就契約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 
包括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三 契約的效力 
1 契約的生效要件和生效時間 
承諾生效時契約成立。但是,只是解決契約的存在問題,契約的生效問題還必須有以下要件: 
1)契約的主體合格。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4)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依法成立的契約,自成立時生效。 

2 無效契約 
1)特徵:違法性,自始無效,不可履行。 
2)分類: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契約,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6)契約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7)提供格式條款契約的一方、在契約中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3 效力未定的契約 
效力待定契約的種類: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契約。2)行為人無權代理訂立的契約。3)沒有處分權的行為人訂立的契約。 

1)為了保護相對人的正當權益,並使契約效力和交易關係儘快確定下來,《契約法》賦予了相對人催告權和撤消權。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契約被追認以前,善意相對人有撤消的權利。

2)行為人無權代理訂立的契約包括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契約三種情形。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契約被追認以前,善意相對人有撤消的權利。

3)沒有處分權的行為人訂立的契約、經權利人追認契約有效。 

4 可變更或撤銷的契約 
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契約、包括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契約、顯失公平的契約(明顯不公平、一方獲利超過法律所允許範圍、受害一方在缺乏經驗或緊迫情況下定的契約) 

5 無效和可變更或撤銷的契約處理與締約過失責任 
1)無效和可撤銷契約處理
2)締約過失責任 

(四)契約的效力 
1、契約的履行的原則:全面履行、協作履行、誠實信用、經濟合理 
2、契約內容約定不明的履行規則 
質量要求不明確的, 
按照國家、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符合契約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價款或報酬不明確的, 
按照訂立契約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履行地點不明確, 
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旅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一方所在地履行; 
履行期限不明確的, 
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履行方式不明確的, 
按照有利於實現契約目的的方式履行; 
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 
有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3、第三人代為履行 
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契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4、同時履行抗辯權和後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相負有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利拒絕其履行要求; 
後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互相負有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後一方有權利拒絕其履行要求。 
5、中止履行 
應當先履行一方在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以中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逃避債務 3)喪失商譽 4)其它 

6、代位權和撤銷權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以自己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債務人人身的除外。 
撤銷權的行使範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五)契約的變更與轉讓 
1、契約的變更的5個特徵:1)雙方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對原來契約的更新;2)只是契約內容的局部變更而不是全部內容的變更 ;
3)契約變更後,原來沒有履行的能容不再履行; 4)契約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