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複習筆記(三)

第三章 資源最佳化配置與資源條件評價

3.1 資源最佳化配置
【資源】廣義的指社會財富來源,既包括自然資源也包括人力、信息、技術等社會資源;俠義的指人類用來創造社會財富的自然資源。

3.1.1 
1. 按可否再生分: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
2. 按是否枯竭分:可枯竭資源、不可枯竭資源
3. 按聯合國分類標準:物質資源、生態資源

3.1.2 資源的特點
一般說來,自然資源具有分布的不均衡性和有限性。

3.1.3 資源利用5原則
1. 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要求;
2. 從全球化的角度出發;
3. 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4. 與環境(生態)相協調;
5. 與資源的節約並舉。

3.1.4 資源最佳化配置
【資源最佳化配置】是指在資源利用原則指導下,合理利用有限資源。資源最佳化配置的整體目標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投資項目的目的是合理利用資源。

3.1.5 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分析(6性)
①科學性,②有效性,③有償性,④綜合性,⑤經濟性,⑥可靠性。

3.2 資源開發項目的資源條件評價
【資源開發項目】是指礦產資源的開發項目(如煤礦、石油、天然氣、金屬和非金屬礦等)、水利水能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森林資源的採伐項目。

3.2.1資源開發項目資源條件評價的目的
由於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不同地區的同種資源在可得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獲得效益等方面均不同,故應在資源開發項目的決策分析與評價階段對資源條件進行評價,為項目建設規模的確定、開發方案的設計、效益評定等奠定基礎。同時,也要體現合理性,遵循根據資源利用統一規劃,滿足可持續發展、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3.2.2 資源開發項目資源條件評價的5個基本要求
1. 符合資源總體開發規劃的要求。
2. 符合綜合利用的要求。
3. 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4. 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
5. 符合資源儲量和品質的勘探深度要求。(資源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要附有具有資格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機構的評審意見和國土資源部或省(市)地礦主管部門的認定書)

3.2.3 資源開發項目資源條件評價的5項主要內容
1. 資源開發的合理性分析。
2. 資源的可利用量分析。
3. 資源的自然品質分析。
4. 資源的賦存條件分析。
5. 資源的開發價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