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講義(4)

法律事實可以劃分為法律行為和法律事件兩大類:
1、法律行為——是引起法律關係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實。
(1)按法律行為的外在表現情況,可以分為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
(2)按行為的性質可以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不管是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都可以引起法律關係發生、變更或消滅。
例:只有合法行為可以引起法律關係發生、變更或消滅。( )
答案:×
2、法律事件
(1)自然現象——絕對事件,不以人的因素引起。包括:自然現象等。
(2)社會現象——相對事件,人的行為引起,但不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包括:戰爭、會計政策變更等。
★出題時經常將法律事實、法律規範和法律事件結合在選擇題中考察。
例:下列各項中,屬於法律事實中事件範圍的是( )
a、設立公司 b、簽訂契約 c、地震 d、逃稅
答案:c
例: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係的主體的有( )
a、國家稅務總局 b、醫院 c、工會 d、機器設備
答案:abc
機器設備屬於客體中的“物”,國家稅務總局屬於國家機關,醫院屬於經濟組織,工會屬於內部機構。
(四)經濟法的實施
1、經濟法的實施、法律責任和法律制裁——簡單了解
法的適用的基本原則:
(1)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2)是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是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2、法律責任的種類——考察選擇題
法律責任可以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掌握三種責任形式中具體的處罰方式,並加以比較,尤其是其中比較容易混淆的,例如:行政責任中的罰款和刑事責任中的罰金。
例:下列各項中屬於行政責任(23.56)的有( )
a、罰款 b、罰金 c、沒收違法所得 d、賠償損失
答案:ac